首頁 > 醫(yī)藥資訊頻道 > 時事資訊 > 正文

加工肉制品致癌危險真的等同于煙草、砒霜嗎

來源:健康報發(fā)布時間:2015/10/28
導讀:10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其官方網站發(fā)布報告,將加工肉制品列為致癌物,同時將生鮮紅肉列為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一時間引起全球性的大討論,我國公眾和媒體也紛紛跟進?!盎鹜?、培根與 ...
   10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其官方網站發(fā)布報告,將加工肉制品列為致癌物,同時將生鮮紅肉列為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一時間引起全球性的大討論,我國公眾和媒體也紛紛跟進?!盎鹜?、培根與石棉、砒霜為伍”同屬致癌物,讓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擔憂:難道以后連肉都不能吃了?
    “并不意味著吃加工肉很危險”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制定了一個致癌物的分級系統(tǒng),將致癌物分成4級5類,并在全球被廣泛采用。
    根據(jù)這個分級系統(tǒng),1類致癌物是指已經有研究確定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2A類致癌物是指在動物實驗中有充分證據(jù),對人體尚不明確,但理論上有致癌作用的物質,稱為致癌可能性較高的物質;2B類致癌物是指動物實驗證據(jù)并不充分,人體試驗證據(jù)更為有限的物質,稱為致癌可能性較低的物質。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1類致癌物的認定有嚴格要求,必須有設計嚴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雜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有劑量反應關系;有調查資料驗證或動物實驗支持。此前已被列入1類致癌物的物質有80余種,包括煙草、石棉、砒霜等。
    該機構在報告中列舉的加工肉制品包括香腸、火腿、肉干、罐頭肉等,并表示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分析了大約800份有關肉類飲食與癌癥之間關聯(lián)的研究,從而得出“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致結腸癌……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18%”的結論。
    “加工肉制品是致癌物,但并不意味著吃加工肉制品有多么危險,把它和煙草、砒霜‘同日而語’有點嘩眾取寵?!币晃皇称钒踩珜<腋嬖V記者。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魯米斯博士公開表示,致癌物的致癌風險是不一樣的,正常食用肉制品和紅肉,與吸煙和在石棉環(huán)境下工作相比,患癌癥的風險要小很多。
    膳食平衡更值得關注
    “不同的流行病學調查可能會得出不同的數(shù)據(jù),不同的個體也存在不同的致癌幾率?!北本┐髮W腫瘤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方玉表示,肉制品被列為致癌物,紅肉被列為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并不意味著這些食品就不能吃了。方玉表示,離開攝入量談食品致癌風險是沒有意義的,完全不攝入肉制品不太可能,而完全不吃紅肉則是不科學的,“紅肉畢竟有不可替代的營養(yǎng)成分”。
    那么肉制品和紅肉該怎么吃呢?方玉建議,牛羊豬肉等紅肉、雞鴨魚蝦等白肉,最好隔天換著吃。每次紅肉的攝入量不要超過100克、白肉不超過150克,而腌肉、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則要盡量避免攝入。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2012年發(fā)布新版《食物、營養(yǎng)、身體活動和癌癥預防》的報告時也指出,紅肉可能是導致結直腸癌的重要元兇,因此吃紅肉必須加以限制,每周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500克,而且要盡可能采取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腌制或煎烤等。
    方玉表示,有流行病研究證據(jù)顯示,適量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同時減少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及熟肉制品,有利于降低癌癥的風險。但由于營養(yǎng)研究很難將不同的食物和營養(yǎng)素單獨分開來研究,即使發(fā)現(xiàn)某種營養(yǎng)素有防癌作用,也不能排除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均衡飲食才是最科學的原則,關鍵是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量的平衡”。
    方玉說,現(xiàn)在公眾很容易被致癌物、添加劑這樣的概念吸引,但只要攝入量在安全范圍內就沒有擔心的必要,“相比之下,食品衛(wèi)生和膳食均衡更值得大家關注”。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愛看 不感興趣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