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肉桂(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多于秋季剝取,陰干。主產于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進口肉桂主產于越南。

  • 中藥名稱肉桂

  • 中藥學名(拉丁名)CINNAMOMI CORTEX

  • 別 名菌桂、牡桂、筒桂

  • 所屬功效類溫里藥

  • 樟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進

來源

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地

主產于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進口肉桂主產于越南。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多于秋季剝取,陰干。(《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槽狀或卷筒狀,長30-40cm,寬或直徑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的斑紋;內表面紅棕色,略平坦,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陽痿宮冷,腰滕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1-5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慎用;不宜與赤石脂同用。(《中國藥典2020》)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列,最內層細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層散有石細胞及分泌細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群,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外側伴有纖維束,石細胞通常外壁較薄。韌皮部射線寬1-2列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纖維常2-3個成束;油細胞隨處可見。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粉末紅棕色。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長195-920μm,直徑約至50μm,壁厚,木化,紋孔不明顯。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m,壁厚,有的一面菲薄。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45-108μm。草酸鈣針晶細小,散在于射線細胞中。木栓細胞多角形,含紅棕色物。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冷浸20分鐘,時時振搖,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 2-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腎氣虛乏,下元憊冷,臍腹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腳氣上沖,少腹不仁;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胞,小便不通等證: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各二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局方》八味丸,即《金匱》腎氣丸)
2.治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溲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jié)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及真陽不足之神疲氣怯,心跳不寧,四體不收,陽衰無子等證: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微炒)三兩,枸杞(微炒)四兩,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制)四兩,杜仲(姜湯炒)四兩,當歸三兩(便溏勿用),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制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上藥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景岳全書》右歸丸)
3.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谷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甘草(銼,長寸)三十斤,干姜(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兩,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黃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聲為度,用篩隔凈,后入桂一處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煩躁,井華水調下,不計時候,以沸湯點服亦得。(《局方》大腳散。按干姜、杏仁制法、藥量原缺,據(jù)《普濟方》引三宜湯補)
4.治冷氣攻心腹痛,多嘔,不欲飲食:桂心一兩,高良姜一兩(銼),當歸一兩(銼,微炒),草豆蔻一兩半(去皮),厚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參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圣惠方》桂心散)
5.治久寒積冷,心腹污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蓽茇、肉桂各四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斤。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飲湯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已寒丸)
6.治九種心痛,妨悶:桂心半兩。末,以酒一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圣惠方》)
7.治濡瀉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干姜(炮)、赤石脂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報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服。(《圣濟總錄》桂附丸)
8.治寒疝氣,來往沖心腹痛:桂心四兩,生姜三兩,吳茱萸二兩。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蔥。(《姚僧坦集驗方》柱心湯)
9.治奔豚疝瘕沖筑:肉桂、干姜、小茴香各五錢,牡丹皮、木香、檳榔各二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10.治真寒腰痛,六脈弦緊,口舌青,陰囊縮,身戰(zhàn)栗:內桂三錢,附子三、四錢(急則用生附子),杜仲二錢,熱服。(《會約醫(yī)鏡》桂附杜仲湯)
11.治產后腹中瘕痛:桂(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12.治產后馀寒,下痢便膿血赤白,日數(shù)十行,腹痛時時下血:桂心、甘草各二兩,白蜜一升,干姜二兩,當歸三兩,赤石脂十兩(綿裹),附子一兩(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納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湯)
13.治小兒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湯送下。(《普濟方》桂連丸)
14.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覺者:官桂(為末)、雄雞肝一具,等分。搗爛,丸如綠豆大,溫湯送下,日三服。(《萬病回春》桂肝丸)
15.治鶴膝風,貼骨疽及一切陰疽:熟地一兩,肉桂一錢(去粗皮,研粉),麻黃五分,鹿角膠三錢,白芥子二錢,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錢。煎服。(《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16.治打撲傷破,腹中有瘀血:桂心、當歸各二兩,蒲黃一升。上三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17.治牛皮癬:官桂、良姜、細辛各五分,斑蝥十個(研碎)。白酒三兩,浸漬七天,每天震搖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濾取清汁,為緩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將患處用溫水洗軟,再用藥水涂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飲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藥通報》1:10,1957)
18.治虛寒陰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極細未,滾水沖淖,將碗頓于滾水內,再淖,慢以咽下。但先以鵝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藥更效。(《外科全生集》杜姜湯)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及粗皮。用時搗碎。(《中國藥典2020》)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肉桂煎劑LD50為46±4.3g/kg,大葉清化桂LD50則為42±4.2g/kg。(《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廣藥

相關論述

1.《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jié),補中益氣。
2.《別錄》: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堅骨節(jié),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
3.《藥性論》:主治九種心痛,殺三蟲,主破血,通利月閉,治軟腳,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結氣、擁痹,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殺草木毒。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七傷,通九竅,利關節(jié),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風痹骨節(jié)攣縮,續(xù)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衛(wèi)中風邪,秋冬下部腹痛。
6.醫(yī)學啟源》: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虛自汗?!吨髦蚊匾罚簼B泄,止渴。
7.《用藥心法》:散寒邪,治奔豚。
8.王好古: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
9.《綱目》:治寒痹,風喑,陰盛失血,瀉痢,驚癎治陽虛失血,內托癰疽痘瘡,能引血化汗化膿,解蛇蝮毒。
10.《湯液本草》:諸桂數(shù)等,皆大小老壯之不同?!侗静荨匪杂行《?,亦從類化,與黃芩、黃連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附為使,止是全得熱性;若與有毒者同用,則小毒既去,大毒轉甚;與人參、麥門冬、甘草同用,能調中益氣,則可久服??芍怂幠茏o榮氣而實衛(wèi)氣,則在足太陽經也,桂心入心,則在手少陰也。若指榮字立說,止是血藥,故《經》言通血脈也。若與巴豆、硇砂、干漆、川山甲、水蛭、虻蟲如此有毒之類同用,則小毒化為大毒。其類化可知矣。
11.朱震亨:桂心,入二、三分于補陰藥中,則能行血藥凝滯而補腎,由味辛屬肺而能生水行血,外腎偏腫痛者亦驗。
12.《藥性類明》:桂,導引陽氣,調和榮衛(wèi)之氣,只是辛熱助氣上行陽道。血為營,氣為衛(wèi),營衛(wèi)不相合諧,桂能導引陽氣宣通血脈,使氣血同行?!毒址健肥笱a湯用四君子與黃耆補氣,四物湯補血,內加桂者,是要其調和營衛(wèi)之氣,使四君子、四物皆得以成補之之功也。
13.《藥性辨疑》: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陳則行氣之效大,配四物則行血之功速。
14.《綱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東垣所謂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其氣者也。《圣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膿。蓋手少陰君火,厥陰相火,與命門同氣者也。《別錄》云,桂通血脈是矣。曾世榮言,小兒驚風及泄瀉,并宜用五苓散以瀉丙火,滲土濕,內有桂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又《醫(yī)余錄》云,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飲食,肝脈盛,脾脈弱,用涼藥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藥治脾則肝愈盛,但于溫平藥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兩得之?!秱鳌吩疲镜霉鸲?,是也。此皆與《別錄》桂利肝肺氣,牡桂治脅痛脅風之義相符,人所不知者,今為拈出。又桂性辛散,能通子宮而破血,故《別錄》言其墮胎,龐安時乃云炒過則不損胎也。又丁香、官桂治痘瘡灰塌,能溫托化膿。
15.《本草經疏》:桂枝、桂心、肉桂,夫五味辛甘發(fā)散為陽,四氣熱亦陽;味純陽,故能散風寒;自內充外,故能實表;辛以散之,熱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潤腎燥。其主利肝肺氣、頭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齆、理疏不足、表虛自汗、風痹骨節(jié)攣痛者,桂枝之所治也。以其病皆得之表虛不任風寒,寒邪客之所致,故悉中之,以其能實表祛邪也。其主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腰痛、墮胎、溫中、堅筋骨、通血脈、宣導百藥無所畏、又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滲泄、止渴、止榮衛(wèi)中風寒、秋冬下部腹痛因于寒、補命門、益火消陰者,肉桂之所治也。氣薄輕揚,上浮達表,故桂枝治邪客表分之為病。味厚甘辛大熱,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門真火不足,陽虛寒動于中,及一切里虛陰寒,寒邪客里之為病。蓋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熱,所以益陽;甘入血分,辛能橫走,熱則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
16.《本草匯言》: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藥也。凡元虛不足而亡陽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嘔泄瀉,或心腎久虛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沖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滿脹,或氣血冷凝而經脈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熱,下行走里之物,壯命門之陽,植心腎之氣,宣導百藥,無所畏避,使陽長則陰自消,而前諸證白退矣。
17.《本草正》:桂,善平肝木之陰邪,而不知善助肝膽之陽氣,惟其味甘,故最補脾土,凡肝邪克土而無火者,用此極妙。與參、附、地黃同用,最降虛火,及治下焦元陽虧乏;與當歸、川芎同用,最治婦人產后血瘀兒枕痛,及小兒痘疹虛寒,作癢不起。
18.《本草匯》:肉桂,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原以通其氣,達子宮而破血墮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劑也。若客寒犯腎經,亦能沖達而和血氣,脈遲在所必用。其逐瘀、治疝、消癰有功者,蓋血雖陰類,用之者必借此陽和耳。
19.《玉楸藥解》:肉桂,溫暖條暢,大補血中溫氣。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氣,善行滯結,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凡經絡堙瘀,藏腑癥結,關節(jié)閉塞,心腹疼痛等癥,無非溫氣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脫泄,九竅不守,紫黑成塊,腐敗不鮮者,皆此癥也。女子月期、產后,種種諸病,總不出此。悉用肉桂,余藥不能。肉桂本系樹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內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達臟腑,與桂枝專走經絡者不同。
20.《本草求真》:肉桂,氣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氣之能,性體純陽,有招導引誘之力。昔人云此體氣輕揚,既能峻補命門,復能竄上達表,以通營衛(wèi),非若附子氣味雖辛,復兼微苦,自上達下,止固真陽,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溫中,及因氣血不和,欲其鼓舞,則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補血氣之內,加以肉桂,以為佐使,如十全大補、人參養(yǎng)榮之類用此,即是此意。

傳說淵源

       四方山下的王家灣有個地主,姓王,掌管著四方山周圍一帶。四方山山高林深,山上有許多珍貴的藥材和野生動物。王地主貼出告示,四方山是他祖輩用萬兩黃金買回來的,未經許可,任何人都不許上山。
       有一年,氣候干旱,莊稼無水澆灌,農民顆粒無收。老百姓的日常飲水也成了大問題,只能每天到15里外的長江挑水喝。
       地主有一個女兒,芳齡16,得了一種怪病,每個月總有幾天面色蒼白,肚子痛得厲害。地主請巫師做了幾場法事,也不能解決問題。于是地主便進山拜神,希望保佑女兒不再被病魔纏身。
       這天,地主正在山里燒香拜佛,忽然遠處走來一個小伙子。護山隊上前抓住小伙說:“大膽刁民,竟敢背著背簍來我家老爺?shù)乇P上尋食,不怕我們打斷你的腿?”小伙哈哈大笑說:“我當然怕老爺打斷我的腿!不過,昨晚藥王菩薩托夢給我,說小姐得了怪病,但念老爺誠心所在,特派我來告訴你們,這山上有一種草藥能治小姐的病。但是有個條件,如果我治好了小姐的病,你們必須解除禁令,讓附近的老百姓上山挖野菜、喝井水。”
       地主一向對神很敬畏,便問小伙藥王菩薩是怎么說的。小伙說:“四方山的山頂上有一片草叢,草叢里有一只鹿守著一口井。藥王菩薩說,這井的第一口水必須由小姐先喝,喝完要開鑿引渠,讓山下的老百姓也喝,就可以解除小姐一半的病痛。此外,山中有一種從枝干到樹葉都散發(fā)著香氣的樹,將這種樹的樹皮用井水熬成湯或磨成粉給小姐喝,小姐的病就能好了?!?/span>
       地主半信半疑,決定與小伙上山。到了山頂,果然看見一片茂盛的草叢里有一只鹿,便叫人趕緊挖井,一口清泉噴涌而出,地主趕緊舀了一口來嘗,泉水清冽,便吩咐手下繼續(xù)挖,讓泉水往山下流去。接著,小伙又叫山下的老百姓上山來挖野菜,幫忙割香樟樹皮,并用其中一部分樹皮熬水給小姐喝,同時將一部分香樟樹皮曬干,磨成粉讓小姐吞服。沒過多久,小姐的病就好了。地主也遵守承諾,讓附近的老百姓上山挖野菜,喝井水,人們都管那口井叫鹿井,而給小姐治病用的樹皮叫肉桂。

原標題:肉桂
詞條標簽:肉桂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