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地椒(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地椒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或展毛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 var. przewalskii (Kom.) Ronn.的全草。7-8月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百里香產(chǎn)于遼寧、陜西、甘肅、青海等地。展毛地椒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

  • 中藥名稱地椒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THYMI

  • 別 名地花椒、山椒、山胡椒

  • 所屬功效類解表藥

  • 唇形科

  • 分布區(qū)域百里香產(chǎn)于遼寧、陜西、甘肅、青海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或展毛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 var. przewalskii (Kom.) Ronn.的全草。(《中華本草》)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的干燥地上部分。(《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百里香產(chǎn)于遼寧、陜西、甘肅、青海等地。展毛地椒主產(chǎn)于遼寧、河北。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夏、秋二季花盛開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性狀

百里香:莖方柱形,多分枝,長5-18cm,直先約1mm;表面紫褐色,幼莖被白色柔毛。節(jié)明顯,匍匐莖節(jié)上具細根。葉多皺縮,展平后呈卵圓形,長0.3-1cm,寬1.5-4m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腺點明顯。小花集成頭狀,紫色或淡紫色。小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壓扁狀。氣芳香,味辛。
展毛地椒:與百里香相似,但葉呈寬卵狀披針形,長0.9-1.2cm,寬3-5mm。(《中華本草》)
本品莖呈方柱形,略彎曲,多分枝,長5-15cm,直徑約0.1cm。表面紫紅色或灰棕色,節(jié)明顯,下部節(jié)上有細根。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展平后呈卵圓形,長0.4-1.2cm,寬0.1-0.5cm,全緣,微反卷,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密布腺點。小花序頂生,密集成頭狀;花冠暗紫紅色或棕色。氣芳香,味辛。(《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辛,平,小毒。(《中華本草》)
辛,微寒。(《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功效

祛風止咳,健脾行氣,利濕通淋。(《中華本草》)
祛風解表,行氣健脾,溫中止痛。(《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主治

主治感冒頭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牙痛,小便澀痛,濕疹瘙癢,瘡癰腫痛。(《中華本草》)
用于風寒咳嗽,頭痛,牙痛,周身疼痛,腹脹冷痛,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2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煎水洗。(《中華本草》)
9-15g;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水煎洗患處。(《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貯藏保存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中華本草》)
置陰涼干燥處。(《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1.本品葉片粉末:氣孔直軸式。有較多的腺鱗,腺鱗扁球形,由8個分泌細胞組成,柄極短,單細胞,其四周有12-17個皮細胞輻射狀排列。單細胞腺毛少。有錐狀單細胞非腺毛,長32-80μm,基部直徑6-20μm,壁厚約3-4μm,外壁有疣狀突起。 
2.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類圓形、類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非腺毛由2-3個細胞組成。表皮下有2-3列、棱脊處有5-10列紅棕色厚角細胞。皮層4-6列細胞,呈多角形、類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內(nèi)皮層由1列。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寬廣,所有細胞都強列木化,導(dǎo)管多單個散在呈放射狀排列。木射線1列,細胞內(nèi)含棕黃色物質(zhì)。髓部細胞類形,壁木化或微木化,可見壁孔。薄壁細胞有草酸鈣小棱晶。(《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中藥配伍

①治感冒,百日咳地椒一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②預(yù)防中暑、感冒:地椒泡水當茶飲。(《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③治百日咳,喉頭腫痛:地椒、三顆針、車前草各三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胃寒痛,消化不良:地椒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⑤治消化不良,腹瀉:地椒五錢,滑石一兩,甘草二錢,麥芽四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⑥治外傷周身痛:地椒一至二兩。白酒一斤,浸泡二十四小時,每次服二至三酒盅,每日二次。(《陜西中草藥》)
⑦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地椒五錢,白龍蒼菜一兩。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⑧治慢性濕疹,皮膚瘙癢:地椒五錢,蒲公英一兩。水煎外洗。(《陜甘寧肯中草藥選》)
⑨治牙痛:地花椒、川芎藭尖等分,為末,擦之。(《海上名方》)

中藥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悶潤,切中段,干燥,篩去灰屑。(《中華本草》)
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稍潤,切段,晾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嘉佑本草》:主淋蝶腫痛。
2.《中國藥植圖鑒》:為鎮(zhèn)痙、驅(qū)風、強壯劑。主治痙攣性咳嗽,百日咳,炎癥,喉頭腫痛。
3.《新疆中草藥手冊》:祛風,止咳化痰,治感冒。
4.《陜西中草藥》:溫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風鎮(zhèn)痛。治胃寒痛,小腹脹滿,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
5.《陜甘寧青中草藥選》:清暑解熱,和胃止嘔。

原標題:地椒
詞條標簽:百里香,地椒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