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黃瓜(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黃瓜為葫蘆科植物黃瓜Cucumis sativus L.的果實。夏季采收果實,鮮用。產(chǎn)于我國各地。

  • 中藥名稱黃瓜

  • 中藥學名(拉丁名)

  • 別 名胡瓜、王瓜、刺瓜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葫蘆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我國各地。

來源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黃瓜Cucumis sativus L.的果實。(《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我國各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果實,鮮用。(《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涼。歸肺、脾、胃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利水,解毒。(《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熱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腫尿少,水火燙傷,汗斑,痱瘡。(《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煮熟或生啖;或絞汁服。外用:適量,生擦或搗汁涂。(《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中寒吐瀉及病后體弱者禁服。(《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風熱氣盛,煩躁如狂:熟黃瓜一枚(水五合捩取汁),竹瀝三合,川樸消二兩(細研),蜜一合。上件藥相和令勻,小計時候,溫服二合。(《圣惠方》)
2、治骨蒸勞熱,皮膚干燥,心神煩熱,口干,小便赤黃:熟黃瓜一枚,頭上取破,去瓤,納黃連末二兩,卻以紙封口,用大麥面裹,文火燒,令面黃熟為度,去面,研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溫水下二十丸。(《圣惠方》)
3、治小兒熱痢:嫩黃瓜同蜜食十余枚,良。(《海上名方》)
4、治小兒四歲發(fā)黃:黃瓜生搗絞汁,三合與飲。不過三飲已。(《幼科證治大全》)
5、治水病肚脹至四肢腫:用胡瓜一個,破作兩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爛,空心頓服,須臾下水。(《千金髓方》)
6、治外障:黃瓜一條去瓤,納皂礬少許,以水洗之。(《瘍醫(yī)大全》)
7、治杖瘡焮腫:六月六日,取黃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以水掃于瘡上,立效。(《醫(yī)林集要》)
8、治燙火傷①以五月五日,掐黃瓜入瓶內(nèi),掛檐下,取水刷之,良(《醫(yī)方摘要》)②老黃瓜不拘多少,入瓷瓶內(nèi)收藏,自爛為水。涂傷處。立時痛止,即不起泡。(《傷科匯纂》)
9、治汗斑①黃瓜蘸硼砂拭之,汗出為度。(《王氏醫(yī)存》)②黃瓜一段(去瓤),硼砂適量,研末,納黃瓜內(nèi),取汁擦。(《湖南藥物志》)
10、治痤痱:黃瓜一枚,切作段子,擦痱子上。(《楊氏家藏方》)
11、治療湯火燙傷:農(nóng)歷7月間取老黃瓜溫水洗凈,切碎,榨汁,紗布過濾,加入10%辛養(yǎng)粉,瓶貯備用。先將患部常規(guī)消毒處理,用藥棉蘸取黃瓜汁涂于傷面。經(jīng)治16例均獲愈。1-5d治愈者8例,6-10d治愈者5例,11-20d治愈者3例。本品止痛迅速,輕傷立時止痛,重癥數(shù)小時后疼痛亦可得以緩解。
12、治療皮膚汗斑:取新鮮黃瓜搗爛取汁,將硼砂研細后徐徐投入黃瓜汁內(nèi),直至飽和為止。先將患處洗凈擦干,然后涂藥,每日1次。經(jīng)治18例,治愈17例。治愈時間:涂藥1次者1例倒,3次者13例,5次者2例。隨訪至今未復發(fā),愈后無疤痕及色素沉著。

藥理作用

家兔十二指腸給予黃瓜勻漿,收集腹腔淋巴液相和血漿,檢查12h內(nèi)產(chǎn)生的干擾素,均無明顯作用。但如給予黃瓜的水解產(chǎn)物,則可增加淋巴液中的干擾素。提示黃瓜先經(jīng)過初步消化(可能經(jīng)胃的消化)后,可能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在給藥后7h作用最強,但對血漿干擾素無影響。其有效成分對胰蛋白酶敏感,但對熱,酸穩(wěn)定。
大鼠口服黃瓜乙醇提取物250mg/kg不能降低血糖,對葡萄糖負荷后的血糖峰值亦無抑制作用。(《中華本草》)

相關(guān)論述

1、《千金·食治》:“味甘,寒,有毒?!?/span>
2、《飲膳正要》:“味甘.平、寒?!?/span>
3、《日用本草》:“味苦,平、涼,無毒?!?/span>
4、《滇南本草》:“味辛,微苦,性大寒?!?/span>
5、《滇南本草圖說》:“味甘、淡、微苦。性寒,有小毒。”
6、《醫(yī)林纂要·藥性》:“甘、酸,寒。”
7、《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腸?!?/span>
8、《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jīng)?!?/span>
9、《日用本草》:“除胸中熱,解煩渴,利水道?!?/span>
10、《滇南本草》:“解瘡癬熱毒,消煩渴?!?/span>
11、《本經(jīng)逢原》:“清熱利水,善解火毒?!?/span>
12、《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動寒熱,多瘧病。積褒血熱。”
13、《食療本草》:“發(fā)疰氣,令人虛熱上逆,少氣,發(fā)百病及瘡疥,損陰血脈氣,發(fā)腳氣。天行后不可食。小兒切忌,滑中、生疳蟲。不與醋同食?!?/span>
14、《滇南本草》:“動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瀉?!?/span>
15、《滇南本草圖說》:“患諸病后忌食?!?/span>
16、《醫(yī)林纂要·藥性》:“忌落花生?!?/span>
17、《綱目》:“其子與菜瓜子同。一種五月種者,霜時結(jié)瓜,白色而短,并生熟可食,兼蔬菔之用,糟醬不及菜瓜也?!?/span>
18、《植物名實圖考》:“《嘉祐本草》始著錄,即黃瓜。杜寶《拾遺錄》云:隋避諱,改黃瓜也。陳藏器謂石勤諱胡改名,說少異。瓜可食時色正綠,至老結(jié)實則色黃如金,鼎俎不復見矣?!?/span>

原標題:黃瓜
詞條標簽:黃瓜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