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ah238"></noscript>
<style id="ah238"><mark id="ah238"><strong id="ah238"></strong></mark></style>

  • 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透骨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透骨草為大戟科植物地構(gòu)葉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 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兩季割取帶花果的地上全草,曬干。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江蘇、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 中藥名稱透骨草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SPERANSKIAE TUBERCULATAE

    • 別 名珍珠透骨草、吉蓋草、枸皮草

    • 所屬功效類祛風濕藥

    • 大戟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江蘇、山西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地構(gòu)葉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 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江蘇、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兩季割取帶花果的地上全草,曬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莖多分支,呈圓柱形或微有棱,長 10-30cm,直徑1-5mm,莖表面灰綠色,近基部淡紫色,被灰白色柔毛,具互生葉或葉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莖基部有時連有根莖,根莖長短不一,表面灰棕色,略粗糙;質(zhì)較堅硬,斷面淡黃白色。葉多卷曲皺縮或破碎,呈灰綠色,兩面均被白色細柔毛。枝梢有時可見總狀花序或果序;花??;蒴果三角狀扁圓形。氣微,味淡而后微苦。(《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歸肝、腎經(jīng)。(《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功效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瘀消腫。(《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攣縮,寒濕腳氣,腰部扭傷,癱瘓,閉經(jīng),陰囊濕疹,瘡癤腫毒。(《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藥禁忌

    《陜西中草藥》:"孕婦忌服。"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或呈切向延長,外被角 質(zhì)層,具非腺毛。皮層薄壁細胞5-6列,內(nèi)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4-24μm,外側(cè)為2-4層厚角組織。中柱鞘纖維束斷續(xù)環(huán)列,木化。韌皮部較窄,木質(zhì)部寬,導管散在或2-5相聚;木纖維多數(shù),常徑向整齊排列;木射線細胞1列。髓約占直徑的2/5,內(nèi)含草酸鈣簇晶。 粉末淡灰綠色。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14-30-45μm。非腺毛為單細胞,長195-450μm,直徑約15μm,壁厚,表面有顯著的疣狀突起。導管主為梯紋導管,直徑18-24μm。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浸漬2小時并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2ml 于試管中,加新制的2%鐵氰化鉀—2%三氯化鐵試液(1:1)的混合液2-3滴,即顯藍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28:12:1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新制的2%鐵氰化鉀與2%三氯化鐵(1:1)的混合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中藥配伍

    ①治風氣疼痛,不拘遠年近日:透骨草二兩,穿山甲二兩,防風二兩,當歸三兩,白蒺藜四兩,白芍三兩,稀薟四兩(去莖用葉,九蒸九曬),海風藤二兩,生地四兩,廣皮一兩,甘草一兩。以上為末,用豬板油一斤,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早晚各服五錢,酒下。(《周益生家寶方》)
    ②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筋骨拘攣:透骨草三錢,制川烏、制草烏各一錢,伸筋草二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③治腫毒初起:透骨草、漏蘆、防風、地榆等分。煎湯綿蘸,乘熱不住蕩之。(《楊誠經(jīng)驗方》)
    ④治陰囊濕疹,瘡瘍腫毒:透骨草、蛇床子、白蘚皮、艾葉。煎水外洗。(《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及殘根,洗凈,稍潤,切段,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寒濕腳氣。
    2.《靈秘丹藥箋》:療熱毒。
    3.《山東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活血,止痛。

    原標題:透骨草
    詞條標簽:地構(gòu)葉,透骨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