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博落回(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博落回為罌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和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的根或全草。9-12月采收,根莖與莖葉分開,曬干。鮮用隨時可采。博落回主產(chǎn)于江西、浙江、安徽、江蘇。小果博落回主產(chǎn)于陜西、甘肅、湖北,河南西部、江蘇北部亦產(chǎn)。

  • 中藥名稱博落回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MACLEAYAE CORDATAE

  • 別 名三錢三

  • 所屬功效類 殺蟲止癢藥

  • 罌粟科

  • 分布區(qū)域博落回主產(chǎn)于江西、浙江、安徽、江

來源

本品為罌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和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的根或全草。(《中藥大辭典》)

分布產(chǎn)地

博落回主產(chǎn)于江西、浙江、安徽、江蘇。小果博落回主產(chǎn)于陜西、甘肅、湖北,河南西部、江蘇北部亦產(chǎn)。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全草

采收加工

9-12月采收,根莖與莖葉分開,曬干。鮮用隨時可采。(《中藥大辭典》)

藥材性狀

博落回:根及根莖肥壯。莖圓柱形,中空,表面有白粉,易折斷,新鮮時斷面有黃色乳汁流出。單葉互生,有柄,柄基部略抱莖;葉片廣卵形或近圓形,長13-30cm,寬12-25cm,7-9掌狀淺裂,裂片邊緣波狀或具波狀牙齒?;ㄐ驁A錐狀。蒴果狹倒卵形或倒披針形而扁平,下垂。種子4-6粒。
小果博落回:與博落回相似,但蒴果近圓形;種子1粒。(《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寒。大毒。(《中藥大辭典》)

藥材功效

散瘀,祛風(fēng),解毒,止痛,殺蟲。(《中藥大辭典》)

藥材主治

主治一切惡瘡,頑癬,濕疹,蛇蟲咬傷,跌打腫痛,風(fēng)濕痹痛。(《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調(diào)敷。(《中藥大辭典》)

用藥禁忌

本品有毒,禁內(nèi)服??诜滓鹬卸?,輕者出現(xiàn)口渴、頭暈、惡心、嘔吐、胃燒灼感及四肢麻木、乏力;重者出現(xiàn)煩躁、嗜唾、昏迷、精神異常、心律失常而死亡。(《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2003版》)

藥材鑒別

根及根莖肥壯。莖圓柱形,中空,表面有白粉,易折斷,新鮮時斷面有黃色乳汁流出。單葉互生,有柄,柄基部略抱莖;葉片廣卵形或近圓形,長13?30cm,寬12?25cm,7?9掌狀淺裂,裂片邊緣波狀或具波狀牙齒?;ㄐ驁A錐狀。蒴果狹倒卵形或倒披針形而扁平,下垂: 種子4?6粒。(《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惡瘡,癭根,贅瘤,息肉,白癜風(fēng),蠱毒,溪毒,已上(’上’一作’生’)瘡瘺者:博落回、百丈青、雞?;业确?。為末敷。(《本草拾遺》)
2.治指疔:①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加食鹽少許,同濃茶汁搗爛,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②號桐樹(連梗帶葉)一把,水煎熏洗約十五分鐘,再將煎過的葉子貼患指,日二至三次。早期發(fā)炎者,如此反復(fù)熏洗,外貼三至六次愈。如已化膿,則須切開排膿,不適宜本藥。(《江西醫(yī)藥》(7):371,1966)
3.治臁瘡:博落回全草,燒存性,研極細(xì)末,撒于瘡口內(nèi),或用麻油凋搽,或同生豬油搗和成膏敷貼。(《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下肢潰瘍:①博落回煎水洗;另用葉二張,中夾白糖,放鍋內(nèi)蒸幾分鐘,取出貼患部,每日換一次。②博落回(鮮根)兩斤,煎濃汁,調(diào)蠟燭油涂瘡口周圍,外用紗布包扎。
5.治中耳炎:博落回同白酒研末,澄清后用燈芯灑滴耳內(nèi)。
6.治黃癬(癩痢):先剃發(fā),再用博落回二兩,明礬一兩,煎水洗,每日一次,共七天。
7.治水、火燙傷:博落回根研末,棉花子油調(diào)搽。(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8.治蜈蚣、黃蜂咬傷:取新鮮博落回莖,折斷,有黃色汁液流出,以汁搽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白屈萊紅堿、血根減及博落回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八疊球菌、大腸扦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以及某些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殺蟲、殺蛆作用  博落回有強大的殺陰道滴蟲作用,在玻片上將滴蟲與博落回浸膏相接觸,滴蟲立刻被全部殺死。血根堿、白屈菜紅堿及博落回堿還有殺線蟲作用。博落冋可使蠅蚶先興奮,后麻痹而死,并能抑制蠅卵的孵化。殺蛆作用以葉及果皮效力最強,莖次之,根最弱。殺蛆效力不因干燥而喪失,殺蛆有效成分為生物堿。(《中華本草》)

毒性

博落回所含生物堿毒性頗大,主要為引起急性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動物實驗也證明,將博落回注射液注人兔耳靜脈,引起心電圖的T波倒置,并可出現(xiàn)多源性多發(fā)性室性期前收縮,伴有短暫的陣發(fā)性心律紊亂,阿托品可對抗其對心臟的毒性。(《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①《江西民間草藥》:"治臁瘡,頑癬,白禿子,以葉浸醋內(nèi)七、八日,杵爛敷患處,一日一換。"
②《廣西中藥志》:"外用治跌打。"
③《湖南藥物志》:"祛風(fēng)解毒,行氣消腫,殺蟲。"

原標(biāo)題:博落回
詞條標(biāo)簽:博落回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