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赤石脂(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赤石脂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四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雜石。主產于江蘇、福建、河南、湖北、陜西等地。

  • 中藥名稱赤石脂

  • 中藥學名(拉丁名)HALLOYSITUM RUBRUM

  • 別 名赤符、紅高嶺、赤石土

  •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

  • 礦物藥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江蘇、福建、河南、湖北

來源

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四水硅酸鋁[Al4(Si4O10)(OH)8·4H2O]。(《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地

主產于江蘇、福建、河南、湖北、陜西等地。

入藥部位

礦物

采收加工

采挖后,除去雜石。(《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粉紅色、紅色至紫紅色,或有紅白相間的花紋。質軟,易碎,斷面有的具蠟樣光澤。吸水性強。具黏土氣,味淡,嚼之無沙粒感。(《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

甘、酸、澀,溫。歸大腸、胃經。(《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澀腸,止血,生肌斂瘡。(《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9-12g,先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不宜與肉桂同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防潮。(《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少陰病下利膿血者: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熱,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傷寒論》桃花湯)
2.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
3.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兩,胡椒半兩。同為末,醋和丸梧子大??招募帮埱懊罪嬒挛濉⑵呤?。(《本草衍義》)
4.治小兒疳瀉:赤石脂杵羅為末如面,以粥飲調半錢服?;蛞跃┸旱确滞?。(《斗門方》)
5.治痢后,躽氣下,推出肛門不入:赤石脂(揀去土)、伏龍肝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半錢敷腸頭上,頻用。(《小兒藥證直訣》赤石脂散)
6.治婦人久赤白帶下:赤石脂一兩,白芍一兩,干姜一兩(炮裂,銼)。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圣惠方》)
7.治血痔下血至多:赤石脂、白礬(燒令汁盡)、龍骨各一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一百枚。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招臈棞露?,日再,以差為度。(《圣濟總錄》赤石脂丸)
8.治小便不禁:牡蠣(白者)三兩,赤石脂三兩(搗碎)。上同研勻,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鹽湯送下。(《普濟方》牡蠣丸)
9.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赤石脂一兩,蜀椒一兩。烏頭一分(炮),附子半兩,干姜一兩。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悟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金匱要略》赤石脂丸)
10.治痰飲盛,吐水無時節(jié),其源為冷飲過度,遂令痼冷,脾胃氣羸,不能消于食飲,食飲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者:赤石脂三斤,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飲并可下之,稍稍漸加之三匕,服盡三斤。(《千金翼方》赤石脂散)
11.治反胃:赤石脂一升(好膩無砂者),搗羅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生姜湯下十丸,加至二十丸。(《圣惠方》赤石脂丸)
12.治外傷出血:赤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共研細末,撒于傷口,加壓包扎。(內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中藥炮制

赤石脂:除去雜質,打碎或研細粉。
煅赤石脂: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通則0213)煅至紅透。用時搗碎。(《中國藥典2015》)

毒性

赤石脂煎液靜脈注射小鼠的LD50為31.60g/Kg,動物有肝腫大、肺充血現(xiàn)象。(《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黃疸,泄痢,腸僻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
2.《名醫(yī)別錄》:主養(yǎng)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僻,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
3.《藥性論》:補五臟虛乏。
4.《日華子本草》: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并澀精淋瀝,安心,鎮(zhèn)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痿,養(yǎng)脾氣,壯筋骨,補虛損。
5.《珍珠囊》:固脫。
6.《本草綱目》: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7.《本草匯言》:滲停水,去濕氣,斂瘡口,固滑脫,止瀉痢腸僻,禁崩中淋帶。
8.李杲:赤石脂,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9.《本草綱目》:五色脂,澀而重,故能收濕止血而固下。甘而溫,故能益氣生肌而調中。中者,腸胃肌肉驚悸黃疸是也。下者,腸僻泄痢崩帶失精是也。五種主療,大抵相同,故《本經》不分條目?!秳e錄》雖分五種,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遠,但以五味配五色為異,亦是強分爾。赤白二種,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故時用尚之。仲景桃花湯,治下利便膿血者,取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干姜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而固腸胃也。

10.《本經逢原》:赤石脂功專止血固下?!侗窘洝佛B(yǎng)心氣,明目益精,是指精血脫泄之病而言,用以固斂其脫,則目明精益矣。療腹痛腸僻等疾,以其開泄無度,日久不止,故取澀以固之也。治產難胞衣不出,乃指日久去血過多,無力迸下,故以重以鎮(zhèn)之也。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設血氣壅滯,而胞衣不出,又非石脂所宜也。

11.《本草求真》:赤石脂與禹余、粟殼皆屬收澀固脫之劑,但粟殼體輕微寒,其功止入氣分斂肺,此則甘溫質重色赤,能入下焦血分固脫,及兼潰瘍收口,長肉生肌也。禹余糧甘平性澀,其重過于石脂,此則功專主澀,其曰鎮(zhèn)墜,終遜余糧之力耳。是以石脂之溫,則能益氣生?。皇?,則能止血固下。至云能以明目益精,亦是精血既脫,得此固斂,始見目明而精益矣。催生下胎,亦是味兼辛溫,化其惡血,惡血去則胞與胎自無阻耳。故曰:固腸有收斂之能,下胎無推蕩之峻。

原標題:赤石脂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