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柿霜(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柿霜為柿樹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果實制成柿餅時析出的白色粉霜,刷下,即為柿霜。將柿霜放人鍋內(nèi)加熱溶化后,呈飴狀時,倒入模具中,冷后,取出干燥,即為柿霜餅。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等地。

  • 中藥名稱柿霜

  • 中藥學名(拉丁名)MANNOSUM KAKI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柿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等地。

來源

本品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果實制成柿餅時析出的白色粉霜。(《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本品為柿樹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果實制成柿餅時析出的白色粉霜,刷下,即為柿霜。(《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山東、河南等地。

入藥部位

其他

采收加工

柿霜放入鍋內(nèi)加熱溶化后,呈飴狀時,倒入模具中,冷后,取出干燥,即為柿霜餅。(《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灰白色粉狀,質(zhì)輕,易潮解。氣微,味甜;具有清涼感。(《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柿霜為白色粉狀,易潮解。柿霜餅呈扁圓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徑約4-7cm,厚約3-6mm,表面灰白色或棕黃色,平滑,易碎裂。氣微,味甜,有清涼感。(《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甘,涼。歸心、肺經(jīng)。(《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甘,涼。歸心、肺經(jīng)。(《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清熱升津,潤肺止咳。(《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潰瘍,干咳痰少,肺癆咳嗽,吐血。(《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干咳痰少,肺癆咳嗽。(《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用法用量

3-9g,多用于散劑。外用適量。(《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3-9g。多用于散劑;外用適量,撒敷。(《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用藥禁忌

風寒咳嗽患者禁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0.02g,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2ml,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2滴,加熱,即生成橘紅色沉淀。(《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取本品0.1g,加水50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2ml,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2滴,加熱即生成橘紅色沉淀。(《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中藥配伍

①治傷酒內(nèi)熱、多痰、多嗽、多喘,及老人痰火為患:柿霜、黃芩(酒炒)、天門冬(去心,酒煮搗膏)、橘紅、瓜蔞霜各一兩,海石(煅)、桔梗、真青黛各五錢,風化硝三錢。除天門冬搗膏外,余藥俱為細末,和入天門冬膏,煉蜜丸,彈子大。食后含化一丸。(《本草匯言》)
②治咽喉嗽痛:柿霜、硼砂、天冬、麥冬各二錢,元參一錢,烏梅肉五分。蜜丸含化。(《沈氏尊生書》柿霜丸)
③治臁脛爛瘡:柿霜、柿蒂等分。燒研敷之。(《衛(wèi)生雜興》)

中藥炮制

柿霜:取柿霜,除去雜質(zhì),過40目篩。

柿霜餅:取柿霜,放入鍋內(nèi),加熱溶化,呈飴狀時,倒入模具中,冷后,取出干燥。(《山東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2012年版》)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治氣膈不通。
2.《滇南本草圖說》:消痰止嗽。
3.《本草蒙簽 》:治勞嗽。
4.《綱目 》:清上焦心肺熱,生津止渴,化痰寧嗽,治咽喉口舌瘡痛。
5.《本草求真》:治腸風痔漏。
6.《隨息居飲食譜》:清肺。治吐血、咯血,勞嗽,上消。

原標題:柿霜
詞條標簽:柿霜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