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虎皮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虎皮草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的全草。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中藥名稱虎皮草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CHRYSOSPLENII MACROPHYLLI

  • 別 名馬耳朵草、龍舌草、豬耳朵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虎耳草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

來源

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的全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根莖長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約3mm,表面淡棕褐色,具縱皺紋,被纖維狀毛,節(jié)上有黃棕色膜質(zhì)鱗片,及多數(shù)不定限。不育枝細(xì)長,葉互生,莖圓柱形,疏生褐色長柔毛,通常具1葉片,葉多皺縮卷曲,展開后葉片多呈倒卵形或?qū)挼孤研?,上面灰綠色或綠褐色,疏被刺狀柔毛,下面棕色,葉柄較長,有棕色柔毛。有時(shí)可見聚散花序,花序分枝疏生褐色柔毛或近無毛;苞片卵形或狹卵形,萼片黃綠色,卵形?;蛞呀Y(jié)果。氣微,味淡、微澀。(《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澀,性寒。(《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止帶,收斂生肌。(《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小兒驚風(fēng),無名腫毒,咳嗽,帶下,臁瘡,燙火傷。(《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搗汁或熬膏涂。(《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小兒驚風(fēng):馬耳朵草全草60g。加金飾1具,水煎,空腹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肺結(jié)核咯血:(大葉金腰)全草15-60g。煮豆腐或豬瘦肉吃。(《湖南藥物志》)
3.治支氣管擴(kuò)張,哮喘:(大葉金腰)全草15-30g,研粉。白茅根60-90g煎水,分次送服。(《湖南藥物志》)
4.治慢性腎炎、肝炎:(大葉金腰)全草9-15g。水煎服,或煮豬瘦肉吃。(《湖南藥物志》)
5.治頭暈,耳鳴,腰痛:馬耳朵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6.治臁瘡:(虎皮草)鮮品適量,搗爛取汁,加雄黃或冰片少許調(diào)勻,涂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7.治燙火傷:虎皮草、刺黃連根各等量。水煎熬膏。涂搽患處。(《陜西中草藥》)

相關(guān)論述

1.《陜西中草藥》:“味苦、澀,性寒?!?/span>
2.《湖北中草藥志》:“甘、澀,平?!?/span>
3.《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生肌收斂。主治臁瘡,燙火傷?!?/span>
4.《湖北中草藥志》:“止咳止帶。用于頭暈,耳鳴,咳嗽,浮腫,腰痛,白帶,無名腫毒等癥?!?/span>
5.《浙江藥用植物志》:“治小兒驚風(fēng)?!?/span>

原標(biāo)題:虎皮草
詞條標(biāo)簽:大葉金腰,虎皮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