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橘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橘葉為蕓香科植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葉。冬季采收,低溫干燥。主產于四川、浙江、福建。

  • 中藥名稱橘葉

  • 中藥學名(拉丁名)FOLIUM CITRI RETICULATAE

  • 別 名橘子葉

  • 所屬功效類理氣藥

  • 蕓香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四川、浙江、福建。

來源

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葉。(《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葉。(《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分布產地

主產于四川、浙江、福建。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冬季采收,低溫干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春季采集,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性狀

多呈破碎或卷曲的片段狀,革質。兩面黃綠色或灰綠色,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主脈隆起,側脈明顯上展,對光可見透明油點。氣香,味苦、微辛。(《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多卷縮,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針形、卵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5-10cm,寬2-4.5cm?;揖G色或黃綠色,略具光澤,對光照可見眾多小腺點。先端漸尖或尖長,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葉柄長0.6-1.8cm,翼葉狹窄或無;葉柄與葉片間可見有隔痕,常于此斷離。質脆,易碎。氣香,味微苦。(《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性味歸經

苦、辛,平。歸肝經。(《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苦、辛,平。歸肝、胃經。(《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功效

疏肝,行氣,化痰,消腫毒。(《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疏肝行氣,化痰散結,殺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主治

用于脅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用于肋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驅蛔蟲,蟯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用法用量

6-9g。(《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6-15g;鮮品60-120g,搗汁服。(《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置干燥處。(《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淡綠色。草酸鈣棱晶、方晶較多,存在于葉肉組織中或散在。上表皮細胞與柵欄細胞之間嵌有含草酸鈣棱晶的圓形細胞。纖維多成束,較細長,周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棱晶,形成晶纖維。葉片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形,下表皮細胞多見不定式氣孔。梯紋導管及螺紋導管多見。薄壁細胞中可見橙皮苷結晶。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熱水20ml使溶解,用鹽酸調節(jié)pH值為1-2,加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作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用0.5%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2: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罝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1)本品粉末淡綠色。油室多破碎,完整者直徑66-133μm。柵欄組織細胞類圓形,壁薄,直徑20-30μm,內含草酸鈣結晶。纖維成束或散在,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棱晶多見,直徑10-20μm。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4-6個。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3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0.5ml,振搖,再加水3-4滴,振搖,下層呈紫紅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中藥配伍

①治咳嗽:橘子葉(著蜜于背上,火焙干),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愈。(《經驗良方》)
③治傷寒胸膈痞滿:橘葉搗爛和面熨。(《本經逢原》)
④治疝氣:橘子葉十個,荔枝核五個(焙)。水煎服。(《滇南本草》)
⑤治水腫:鮮橘葉一大握。煎甜酒服。(《貴陽市秘方驗方》)
⑥治氣痛、氣脹:橘葉搗爛,炒熱外包,或煎服。(《重慶草藥》)
⑦殺蛔蟲,蟯蟲:鮮橘葉四兩熬水服。(《重慶草藥》)

中藥炮制

取原藥,除去枝梢等雜質及枯葉,搶水洗凈,切段,干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絲,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橘葉,古今方書不載,能散陽明、厥陰經滯氣,婦人妒乳、內外吹、乳巖、乳癰,用之皆效,以諸證皆二經所生之病也。
2.《本草匯言》:橘葉,疏肝、散逆氣、定脅痛之藥也。按丹溪言,此藥其味苦澀,其氣辛香,其性溫散,凡病血結氣結 ,痰涎火逆,病為脅痛,為乳癰,為腳氣,為腫毒,為胸膈逆氣等疾,或搗汁飲,或取渣敷貼,無不應手獲效。
3. 朱震亨:導胸膈逆氣,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經。
4.《滇南本草》:行氣消痰,降肝氣。治咳嗽、疝氣等癥。

傳說淵源

       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邊有一位老藥農,經常到海島采藥為老百姓治病。
       有一年秋天,老藥農搖著一葉扁舟來到一個無名島,走著走著,忽然被遠處山谷里的一棵綠樹吸引住了。這棵樹象一把大傘,綠葉層層,金黃點點,已經秋天了,依然生機勃勃。
       他沿著嶙峋的巖石來到谷底,發(fā)現(xiàn)那棵樹跟自家屋邊種的橙子差不多,枝頭綴滿了小巧的累累金果。他隨手摘了個果子放到嘴里,感覺汁多味甜香氣撲鼻,比那橙子還可口。老藥農高興極了,就把樹上果子統(tǒng)統(tǒng)摘下來帶回家去。
       老藥農發(fā)現(xiàn)金果的消息在村里傳開了,許多人還登門拜訪看稀奇,老藥農殷勤地接待,并拿果子叫大家嘗嘗,只是不敢叫他們多吃,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果子的特性。幾天后,奇跡出現(xiàn)了,兩個鄰居的孩子,原來面黃肌瘦,吃了果子后,臉色變得紅潤了。老藥農心里捉摸,這果子不但味道好,而且是良藥吶。
       轉眼間,到了大年初一,四方鄰居給老藥農拜年,大家發(fā)現(xiàn)今年與往年不同,供桌上擺著一盤新時貨,金光燦爛,就是他從無名島摘來的果子。當大家手中拿到一只無名果時,七嘴八舌,議論不休。有說是上天所賜的吉祥果,有說是金果、甜果的。老藥農聽了很高興,揮揮手對大家說:“你們講得很好,今天我這些果子招待大家,不是白吃的,就是要為這新時貨取個名字?,F(xiàn)在我請識文斷字的老先生定名?!币晃粫豪舷壬敛裂坨R站起來了,他在這一帶很有威望,特別孩子上學常叫他取名。堂上頓時鴉雀無聲聽老先生講話。他說:“甜者甘也,天降吉祥,簡而言之就是吉,甘、吉取其音,木旁取其形,這果就叫柑橘(桔),大家以為如何?”眾人一致稱好,從此世上就有了“柑橘”這一果品稱謂。

原標題:橘葉
詞條標簽:柑橘橘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