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苦石蓮(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苦石蓮為豆科植物喙莢云實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干燥成熟種子。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出種子,曬干。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 中藥名稱苦石蓮

      • 中藥學名(拉丁名)SEMEN CAESALPINIAE MINACIS

      • 別 名石蓮子、老鴉枕頭、土石蓮子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豆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四川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喙莢云實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干燥成熟種子。(《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為豆科植物南蛇簕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干燥成熟種子。(《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本品為豆科植物南蛇簕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干燥成熟種子。(《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出種子,曬干。(《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秋、冬季種子成熟時采集。收取種子,曬干。(《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秋季采收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曬干。(《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性狀

      呈橢圓形,長1.2-2.2cm,直徑0.7-1.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略具光澤,可見橫環(huán)紋;兩端鈍圓,基部可見珠柄殘基和小圓形合點。種皮堅硬,難破開,子葉2,黃白色至淺棕色。氣微,味極苦,嚼之有豆腥氣。(《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呈橢圓形,兩端鈍圓,長1.2-2.2厘米,直徑0.7-1.2厘米。外表黑褐色,光滑,有時有環(huán)形橫裂紋。基部有珠柄殘基,旁有小圓形的合點。質(zhì)堅硬,不易破開。種皮厚約1mm,內(nèi)表面灰黃色,除去種皮,可見2片黃棕色肥厚的子葉。氣微,味極苦。(《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本品呈橢圓形,兩端渾圓,長1.5~2cm,直徑8~12mm,表面烏黑色或棕黑色,有光澤,有時具橫環(huán)紋或橫裂紋,基部有珠柄殘基,有時可見棕黃色的殘余珠柄。質(zhì)堅硬,不易破開,擊破的種皮內(nèi)面灰黃色,平滑而有光澤。子葉2枚,肥厚,富油性。氣微,味極苦。(《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歸心、脾、腎經(jīng)。(《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甘,寒。(《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苦,寒。(《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利濕,散瘀止痛。(《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散瘀,止痛,清熱,去濕。(《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瀉火解毒,祛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主治

      適用于噦逆,痢疾,淋濁,尿血,跌撲損傷等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用于逆,痢疾,淋濁,尿血,跌撲損傷。(《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用于逆,痢疾,淋濁,跌撲損傷。(《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用法用量

      3-9g。(《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4.5-9g。(《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或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用藥禁忌

      脾腎虛寒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置干燥陰涼處。(《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置干燥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中藥炮制

      取原藥,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用時搗碎。(《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用時打碎,去殼取仁。(《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傷,止痛,捶爛敷之。
      2.《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治癍痧癥。
      3.《南寧市藥物志》:治瘡瘍,尿血。
      4.《廣西中藥志》:治噤口痢,夢遺,淋濁等證。民間用治流行性感冒。
      5.《四川中藥志》:開胃進食,清心除煩,除濕去熱。治噦逆不止。
      6.《廣東中藥》:治夾色傷寒;煎水洗頭癩。

      原標題:苦石蓮
      詞條標簽:喙莢云實苦石蓮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