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木芙蓉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木芙蓉葉為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干燥葉。夏、秋二季采收,干燥。產(chǎn)于我國遼寧、河北、山東、陜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qū)。

  • 中藥名稱木芙蓉葉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IBISCI MUTABILIS FOLIUM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錦葵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我國遼寧、河北、山東

來源

本品為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的干燥葉。(《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我國遼寧、河北、山東、陜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qū)。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干燥。(《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多卷縮,破碎,全體被毛。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圓狀心形,寬10-20cm,掌狀3-7淺裂,裂片三角形,邊緣有鈍齒。上表面暗黃綠色,下表面灰綠色,葉脈7-11條,于兩面突起。葉柄長5-20cm。氣微,味微辛。(《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辛,平;歸肺、肝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治癰疽焮腫,纏身蛇丹,燙傷,目赤腫痛,跌打損傷。(《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10-30g,外用適量。(《中國藥典2020》)

貯藏保存

置通風(fēng)干燥處。(《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暗黃綠色或灰綠色。非腺毛較多,單生或星狀簇生,單細(xì)胞,長圓錐形,有的略彎曲,直徑10-15μm。紅棕色色素團(tuán)粒,類圓形,較多,散在于薄壁細(xì)胞中。黏液細(xì)胞類圔形,無色或淺棕色,直徑60-80μm,表面具輻射狀細(xì)密的紋理。草酸鈣簇晶,直徑15-20μm,單個(gè)散在或多個(gè)存在于薄壁細(xì)胞中。氣孔不定式,多破碎。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jiān)铀?5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20ml振搖提取,棄去三氯甲烷液,水液用水飽和的正丁醇25ml振搖提取,取正丁醇液,蒸干,殘?jiān)訜o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芙蓉葉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蘆丁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yàn),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2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用4%醋酸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丙酮(15:2:3:7)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diǎn)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①治陽瘡腫瘍,根腳散漫:五倍子一兩(微炒),生大黃四錢,秋芙蓉葉六錢。醋一鐘入杓內(nèi)熬滾,投藥末攪勻,敷患上留頂,以紙蓋之,干則以醋掃之。一方加寒食面五錢。陰疽以及皮色不變、膿腫無頭者,不可敷。(《瘍醫(yī)大全》吳氏鐵箍散)
②治陽瘡紅焮,收根束毒:芙蓉葉(秋采)六錢,榆面二兩,生大黃五錢,皮硝一兩。研細(xì),蔥汁、童便調(diào)敷留頂,不特收束根腳,初起敷之可消。(《瘍醫(yī)大全》芙蓉膏)
③治癰疽腫毒:重陽前取芙蓉葉(研末),端午前取蒼耳(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diào)涂四圍,其毒自不走散。(《簡便良方》鐵井闌)
④治纏身蛇丹(帶狀皰疹):木芙蓉鮮葉,陰干研末,調(diào)米漿涂抹患處。(《福建中草藥》)
⑤治湯火灼瘡:油調(diào)莢蓉末敷。(《奇效良方》)
⑥治赤眼腫痛:莢蓉葉末,水和,貼太陽穴。(《飛鴻集》清涼膏)
⑦治小兒患鎖喉:芙蓉葉搗汁,和雞蛋煎成小塊,貼囟門及肚臍。(《嶺南采藥錄》)
⑧治久咳羸弱:九尖拒霜葉為末,以魚鲊蘸食。(《世醫(yī)·得效方》)
⑨治偏墜作痛:芙蓉葉、黃柏各二錢。為末,以木鱉子仁一個(gè),磨醋調(diào)涂陰囊。(《簡便單方》)
⑩治小兒驚風(fēng)肚痛及急驚風(fēng):木芙蓉嫩葉,搗爛,和入雞蛋煎熟作餅,貼兒臍上,冷則隨換。(《嶺南采藥錄》)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稍潤,切絲或切碎,干燥;或研粉。(《中國藥典2020》)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①《本草圖經(jīng)》:"敷貼腫毒。"
②《滇南本草》:"可箍瘡出頭。"
③《綱目》:"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④《玉楸藥解》:"清風(fēng)泄熱,涼血消腫。"
⑤《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外用接骨。"

原標(biāo)題:木芙蓉葉
詞條標(biāo)簽:木芙蓉木芙蓉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