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鬼針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別 名】三葉鬼針草、金盞銀盤、感冒草、一包針。 【識別特征】一年生草本。莖鈍四棱形。葉 中下部葉對生,一回羽狀復 葉,小葉3~7片,下部葉有長葉柄,向上逐漸變短,上部葉互生,3裂或不 裂,線狀披針形,邊緣具鋸齒。花 頭狀花序邊緣具5~7片白色舌狀花;管 狀花黃褐色。果 痩果線形,冠毛刺狀,有3~4芒刺。 【生長環(huán)境】生于路邊、荒野。 【藥 用】全草。平,苦。清熱解毒,止瀉。

  • 中藥名稱鬼針草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BIDENTIS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解表藥

  • 菊科

  • 分布區(qū)域、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鬼針草Bidens pilosa L.或白花鬼針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 Sch.-Bip.的干燥全草。(《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間采收,曬干。(《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性狀

鬼針草 莖略呈方形。幼枝稍被短柔毛。葉紙質而脆,大多已皺縮,破碎。莖頂常有扁平盤狀花托,頭狀花序黃色,無舌狀花。有時著生10余個長條形具四棱的果實。果實棕黑色,頂端有針狀冠毛3~4條,具倒刺。氣微,味淡。

白花鬼針草與鬼針草極相似,主要區(qū)別在于白花鬼針草的花序邊緣有舌狀花5~7朵,舌片長5~8mm,寬3.5~5mm。但干藥材較難察見。(《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性味歸經

甘,平。(《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功效

疏表清熱,解毒,散瘀。(《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流感,乙腦,咽喉腫痛,腸炎,痢疾,黃疸,腸癰,瘡瘍疥痔,跌打損傷。(《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用法用量

9~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煎水熏洗患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切段。(《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原標題:鬼針草
詞條標簽:鬼針草白花鬼針草

  • 來源來源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