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苦楝皮(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苦楝皮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樹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剝?nèi)。瑫窀?,或除去粗皮,曬干。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貴州。

  • 中藥名稱苦楝皮

  • 中藥學名(拉丁名)MELIAE CORTEX

  • 別 名楝木皮、楝皮、苦楝樹皮

  • 所屬功效類 殺蟲止癢藥

  • 楝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蘇

來源

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樹皮和根皮。(《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貴州。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剝?nèi)。瑫窀?,或除去粗皮,曬干。(《中國藥?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板片狀、槽狀或半卷筒狀,長寬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織的縱皺紋和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nèi)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氣微,味苦。(《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有毒。歸肝、脾、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殺蟲,療癬。(《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蛔蟲病,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3-6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diào)敷患處。(《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中國藥典2020》)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1.取本品一段,用手折疊揉搓,可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有極細的網(wǎng)紋。
2.本品粉末紅棕色。纖維多成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草酸鈣方晶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類雙錐形,直徑14-25μm。木栓細胞多角形,內(nèi)含紅棕色物。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水40ml,超聲處理1小時,放冷,離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楝皮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兒茶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4: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五種蟲:以楝皮去其蒼者,焙干為末,米飲下三錢匕。(《斗門方》)
2.治小兒蟲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fā)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抵圣散)
3.治痢疾:苦楝樹皮12g,骨碎補9g,荊芥6g,青木香6g,檵木花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治鉤蟲?。嚎嚅ぃㄈゴ制ぃ?000g,加水25000g,熬成5000g;另用石榴皮24g,加水2500g,熬成1000g,再把兩種藥水混合攪勻,成人每次服30g。(《湖南藥物志》)
5.治癮疹:楝皮濃煎浴。(《斗門方》)
6.治疥瘡風蟲:楝根皮、皂角(去皮子)各等分。為末,豬脂調(diào)涂。(《奇效良方》)
7.治頑固性濕癬:楝根皮,洗凈曬干燒灰,調(diào)茶抽涂抹患處,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醫(yī)藥》(2):43,1959)
8.治瘺瘡:楝樹白皮、鼠肉、當歸各二兩。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劉涓子鬼遺方》坐肉膏)
9.治蠷螋瘡:楝樹枝皮燒灰,和豬膏敷之。(《千金藥方》)
10.治蟲牙痛:(苦楝)樹皮煎湯漱口。(《湖南藥物志》)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粗皮,洗凈,潤透,切絲,干燥。(《中國藥典2020》)

藥理作用

1.驅(qū)蟲作用:經(jīng)豬試驗表明,該藥煎劑或醇提取物均對豬蛔蟲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驅(qū)蛔作用的有效成分為川楝素,比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強。低濃度(1:5000-9000)的川楝素,對整條豬蛔蟲及其節(jié)段(頭部及中部)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xiàn)為自發(fā)活動增強,間歇地出現(xiàn)異常的劇烈收縮,破壞其運動的規(guī)律性(活動增強與減弱相交替),持續(xù)10-24h,最后逐漸轉(zhuǎn)入痙攣性收縮。川楝素能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dǎo)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此濃度的川楝索對蛔蟲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作用不被阿托品所阻斷,提示川楝素并非擬膽堿藥。高濃度(1:1000)的川楝素對豬蛔蟲特別是頭部的神經(jīng)節(jié)有麻痹作用。這種麻痹作用,可能是蟲體受藥物作用后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結(jié)果。經(jīng)Ammon法和瓦氏呼吸器分別測定蟲體勻漿的膽堿酯酶活力和呼吸酵解,結(jié)果證明均無明顯影響,表明川楝素不是通過糖代謝而起作用。另從蛔蟲肌肉中的ATP和無機磷的實驗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川楝素能使ATP的分解代謝加快,從而造成蛔蟲有能量供應(yīng)短缺而導(dǎo)致收縮疲勞,而被排出體外。高濃度的苦楝皮藥液(25%-50%)在體外對小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
2.對呼吸中樞的影響:大劑量的川楝素(每只大鼠,靜脈或肌內(nèi)注射2mg)能引起大鼠呼吸衰竭。這主要是由于該成分對中樞的抑制作用。延腦呼吸中樞部位直接給予川楝素(每只大鼠0.10-0.15mg),能支持上述結(jié)果。中樞興奮藥尼可剎米對川楝素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輕微的對抗作用。
3.對神經(jīng)肌肉傳遞功能的影響:川楝素對大鼠有不可逆地阻遏間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縮,但不影響神經(jīng)的興奮傳導(dǎo),也不降低肌肉對直接刺激的反應(yīng);川楝素是1個選擇性地作用于突觸前的神經(jīng)肌肉傳遞阻斷劑。其作用部位在突觸前神經(jīng)末梢,作用方式是抑制刺激神經(jīng)誘發(fā)的乙酰膽堿釋放。電子顯微鏡觀察表明川楝素對小白鼠神經(jīng)肌肉接頭的亞顯微結(jié)構(gòu)有明顯的作用,表現(xiàn)在突觸間隙寬度增加和突觸囊泡數(shù)目減少。這兩種變化不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接頭。
4.抗肉毒中毒:川楝素對肉毒中毒動物具有治療作用。對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小鼠,中毒后6h給予川楝素,有明顯治療作用;對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猴子,中毒后24h給予川楝素,可治愈半數(shù)以上動物;對B型肉毒中毒的小鼠,川楝素也有保護作用。此外,川楝素能明顯增強抗毒血清對肉毒中毒小鼠和家兔的治療作用。
5.對心乳頭肌電和機械特性的影響:楝素濃度依賴性地使快反應(yīng)電位復(fù)極至90%的時程(APD90)延長,用氯化鋇阻斷Ik1,可取消川楝素延長APD90的作用,川楝素使慢反應(yīng)電e壞腁PD延長和收縮力(FC)增強,用氯化鋇后,可取消川楝素的上述作用,但延長APD的作用存在。此外,川楝素可使離體蛙心收縮節(jié)律異常,持續(xù)l小時可自動恢復(fù)。
6.其他作用:川楝素(200mg/kg)家兔灌胃以及濃度為0.2×10-4mg的川楝素均對在位兔及離體兔腸的張力和收縮力有顯著增加。濃度為0.2×10-3mg的川楝素能使腸肌呈現(xiàn)痙攣性收縮。此興奮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對抗,而不被阿托品所阻斷。10%苦楝皮水浸液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嚅ぬ崛∥镏委熜∈髮嶒炐月涎x病,從動物體內(nèi)存活蟲數(shù)及孵化試驗等方面證實,有一定療效。
7.體內(nèi)過程:用氚標記川楝素,在恒河猴身上作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其在體內(nèi)分布迅速而廣泛,在組織中貯存量較大,分布濃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膽、肝、十二指腸、脾、腎、胃、延腦,4次重復(fù)給藥后組織中藥物有蓄積。(《中華本草》)

毒性

川楝素小鼠腹腔、靜脈、皮下和口服的LD50分別為13.8±1.2mg/kg、14.6±0.9mg/kg、14.3±1.5mg/kg和244.2±44.0mg/kg。大鼠皮下注射和家兔靜注的LD50分別為9.8mg/kg和4.2mg/kg。川楝素對胃有刺激性,其程度因動物種類而異,口服川楝素后,大鼠胃粘膜發(fā)生水腫、炎癥及潰瘍,部分犬嘔吐。還可引起犬、兔、猴肝細胞腫脹變性、肝竇極度狹窄,小鼠血漿ALT升高,灌服大劑量川楝素,可引起動物急性中毒致死,死亡原因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內(nèi)臟出血,血壓下降而形成急性循環(huán)衰竭。小鼠蓄積性毒性的LD50為18.7mg/kg,蓄積系數(shù)為1.13,屬強蓄積性藥物。猴亞急性中毒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ALT升高,其次是肌無力。大體解剖發(fā)現(xiàn),各劑量組的動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內(nèi)臟瘀血。顯微鏡檢發(fā)現(xiàn),猴小血管內(nèi)膜表面有棕黃色顆粒沉積,且劑量越大沉積越多。肝細胞腫脹,胞漿疏松,可見枯否細胞及吞噬顆粒;腦血管擴張充血,部分血管內(nèi)皮細胞腫脹,膠質(zhì)細胞和小血管周圍間隙明顯增加。(《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別錄》:“療蛔蟲,利大腸?!?/span>
2.《本草經(jīng)集注》:“根:以苦酒摩涂疥甚良;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蟲?!?/span>
3.《日華子》:“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小兒壯熱,并煎湯浸洗?!?/span>
4.《藥性能毒》:“治婦人心痛?!?/span>
5.《醫(yī)林纂要?藥性》:“殺疳,治疽?!?/span>
6.《現(xiàn)代實用中藥》:“根皮對絳蟲、蛔蟲、蟯蟲都有效?!?/span>
7.《湖南藥物志》:“治凍瘡?!?/span>
8.《陜西中草藥》:“清熱燥濕,治陰道滴蟲。”

傳說淵源

      《西游記》里,唐僧師徒過通天河時,答應(yīng)背它們的神龜代其問問如來它能活多少歲,可是唐僧取經(jīng)歸來,卻忘了這回事,神龜一氣之下,把四人甩進河里,經(jīng)文全濕了,唐僧師徒,上岸曬書,將經(jīng)文晾于樹上,這個樹就是楝樹。

原標題:苦楝皮
詞條標簽:,苦楝皮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