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雞眼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雞眼草為豆科植物雞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和豎毛雞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 (Maxim.) Makino的全草。7-8月采收,鮮用或曬干。雞眼草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豎毛雞眼草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 中藥名稱雞眼草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HERBA KUMMEROWIAE

  • 別 名掐不齊、人字草、小蓄片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豆科

  • 分布區(qū)域雞眼草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東、江蘇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雞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和豎毛雞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 (Maxim.) Makino的全草。(《中藥大辭典》)
本品為豆科植物雞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或長萼雞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 (Maxim.) Makino的干燥全草。(《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分布產(chǎn)地

雞眼草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豎毛雞眼草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鮮用或曬干。(《中藥大辭典》)
夏、秋季植株茂盛時(shí)采挖,曬干。(《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藥材性狀

雞眼草:莖枝圓柱形,多分枝,長5-30cm,被白色向下的細(xì)毛。三出復(fù)葉互生,葉多皺縮,完整小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葉端鈍圓,有小突刺,葉基楔形;沿中脈及葉緣疏生白色長毛;托葉2片?;ㄒ干?,花萼鐘狀,深紫褐色,蝶形花冠淺玫瑰色,較萼長2-3倍。莢果卵狀矩圓形,頂端稍急尖,有小喙,長達(dá)4mm。種子1粒,黑色,具不規(guī)則褐色斑點(diǎn),氣微,味淡。
豎毛雞眼草:莖多枝,較粗壯,長10-25cm,疏被向上生長的硬毛。三小葉,完整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葉端圓或微凹,具短尖,葉基楔形;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及葉緣有白色長硬毛?;ù厣谌~腋,花梗有白色硬毛,花萼鐘狀,花冠暗紫色。莢果卵形,長約3mm。種子黑色,平滑。(《中藥大辭典》)
雞眼草:本品莖長20-30cm,直徑1.5-2mm,有多分枝;表面紅棕色,下部色較深,漸上則變淡;小枝密被向下反卷的白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淡黃白色,髓部充實(shí)或于老莖為中空。葉皺縮,易脫落,完整葉為三出復(fù)葉;小葉長橢圓或倒卵狀長橢圓形,中央1枚較大,長0.8-1.4cm,寬3-5mm,上面棕綠色,下面灰綠色,先端圓,具小短尖頭,基部狹楔形,側(cè)面兩小葉較小而圓形;具羽狀網(wǎng)脈;葉柄葉緣及葉背主脈上均具細(xì)毛;托葉膜質(zhì),棕褐色。氣微,味淡。 
長萼雞眼草:本品與雞眼草相似,唯莖較粗;小葉倒卵形,先端鈍圓或中央凹入;萼片較長;小枝被向上伸出毛。(《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甘、辛、微苦,平。(《中藥大辭典》)
微苦,涼。(《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中藥大辭典》)
清熱解毒,健脾利濕。(《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藥材主治

主治感冒,暑濕吐瀉,黃疸,痢疾,疳疾,癰癤疔瘡,血淋,咯血,衄血,跌打損傷,赤白帶下。(《中藥大辭典》)
用于感冒發(fā)熱,暑濕吐瀉,痢疾。(《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30g,鮮品30-60g?;驌v汁;或研末。外用:搗敷。(《中藥大辭典》)
15-60g。(《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陰涼處。(《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黃綠色,有微弱刺鼻氣味。非腺毛由2個(gè)細(xì)胞組成,頂端細(xì)胞較長,基部細(xì)胞扁形稍細(xì);腺毛的腺頭山4個(gè)細(xì)胞組成,腺柄為1個(gè)細(xì)胞;可見晶鞘纖維束的碎片,每個(gè)薄壁細(xì)胞含一粒斜方晶體。(《上海市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4年版》)

中藥配伍

1.治中暑發(fā)痧:鮮雞眼草90-120g。搗爛,沖開水服。(《福建中草藥》)
2.治小兒疳積:雞眼草全草15g。水煎服,連服3d。(《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夜盲:(三葉人字草)全草9g,研粉,與豬肝30-60g蒸食。(《廣西本草選編》)
4.治黃疸型肝炎:鮮雞眼草、鮮車前草各60g。水煎服?;螂u眼草、六月雪、陰行草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5.治迎風(fēng)流淚:雞眼草、狗尾草各90g,豬肝120g。水燉至肝熟,食肝喝湯。(《安徽中草藥》)

藥理作用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清水洗凈,潤透,切段,干燥。(《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求原》:“治跌打撲腫,解毒。”
2.《植物名實(shí)圖考》:“除火毒。中暑搗取汁,涼水飲之。”
3.《南京民間藥草》:“利小便?!?/span>
4.《湖南藥物志》:“治跌打損傷,紅白痢疾?!?/span>
5.《中醫(yī)藥實(shí)驗(yàn)研究》:治婦人白帶,濕熱黃疸,暑瀉,腸風(fēng)便血,紅白痢疾。
6.《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下痢及小兒疳疾?!?/span>
7.《貴州民間藥物》:“止血,治腹痛?!?/span>
8.《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利濕健脾,解熱止痢。治小兒疳積,黃疸肝炎,赤白久痢。”
9.《陜西中草藥》:“收斂,固脫。治子宮脫垂,脫肛?!?/span>
10.《天目山藥用植物志》:“利尿通淋,解熱止痢。治中暑腹中絞痛,腰部酸痛伴微熱,瘧疾,腫毒作痛?!?/span>

原標(biāo)題:雞眼草
詞條標(biāo)簽:雞眼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