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膽礬(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膽礬為三斜晶系膽礬的礦石,主含含水硫酸銅(CuSO4?5H2O)。開采銅、鉛、鋅等礦物時選取或用化學方法制得。主產(chǎn)于云南、山西。

  • 中藥名稱膽礬

  • 中藥學名(拉丁名)CHALCANTHITUM

  • 別 名石膽、畢石、君石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礦物藥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云南、山西。

來源

本品為三斜晶系膽礬的礦石,主含含水硫酸銅(CuSO4?5H2O)。(《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Chaloanthite,主含含水硫酸銅( CuSO4·5H2O。(《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云南、山西。

入藥部位

礦物

采收加工

開采銅、鉛、鋅等礦物時選取或用化學方法制得。(《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深藍色或淡藍色,半透明,有玻璃樣光澤。質(zhì)脆,易碎,碎塊呈棱柱狀。無臭,味澀。(《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深藍色或淡藍色,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質(zhì)脆,易碎。碎塊呈棱柱狀。無臭,味澀。(《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性味歸經(jīng)

酸、辛,寒;有毒。歸肝、膽經(jīng)。(《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酸、辛,寒,有毒。(《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藥材功效

催吐,祛腐,解毒,收斂。(《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涌吐風痰,收斂。(《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藥材主治

用于風痰壅塞,癲狂煩躁;外治口瘡,牙疳。(《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用于風性壅寒,急性咽喉炎,癲狂煩躁,外治日瘡,牙瘡。(《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用法用量

0.3-0.6g,研末服;外用適量,煅后研末敷患處。(《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0.3-0.6g,外用適量。(《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用藥禁忌

本品無論內(nèi)服外用都應控制劑量,不宜過量或久服,體虛者禁服,嚴防中毒。中毒表現(xiàn)為口中有金屬澀味,咽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吐出物或排物藍綠色,頭暈頭痛,眼花,疲乏,面色蒼黃,黃疸,血壓下降,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少尿無尿,多因腎功能衰竭而死亡。(《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密閉保存,防風化。(《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密閉置干燥處;防風化潮解。(《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藥材鑒別

1.取本品加熱灼燒,變?yōu)榘咨鏊畡t又變藍色。
2.取木品約1g,加水20ml,溶解后,濾過,濾液顯銅鹽與硫酸鹽(中國藥典1990版附錄28頁)的鑒別反應。(《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版》)

中藥配伍

1.治纏喉風、急喉痹:鴨嘴膽礬二錢半,白僵蠶(炒、去絲嘴)半兩。上為細末。每服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濟生方》二圣散)
2.治口瘡、喉閉、乳蛾:膽礬一錢,熊膽一錢,廣木香三分。通為細末,以木鱉子一個,去殼,磨井水,以鵝翎蘸藥敷之。(《攝生眾妙方》)
3.治初中風癱緩,一日內(nèi):細研膽礬如面。每使一字許,用溫醋湯下,立吐出涎。(《譚氏小兒方》)
4.治牙疳:胡黃連五分,膽礬、兒茶各五厘。為末敷。(《沈氏尊生書》膽礬散)
5.治走馬牙疳:北棗一枚去核,入鴨嘴膽礬,紙包煉赤,出火毒,研末敷之。(《簡便單方》)
6.治口舌生瘡:膽礬一分,干蟾一分(炙)。共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盡為度。(《圣惠方》)
7.治小兒鼻疳蝕爛:膽礬燒煙盡,研末摻之。(《瀕湖集簡方》)
8.治風眼赤爛:膽礬三錢。燒研,泡湯日洗。(《明目經(jīng)驗方》)
9.治痔瘡熱腫:鴨嘴青膽礬(煅、研),蜜水調(diào)敷。(《仁齋直指方》)
10.治腫毒不破:膽礬、雀屎各少許,點之。(《仁齋直指方》)
11.治甲疽胬肉疼痛,膿血不止:石膽半兩,煅過細研,敷瘡上,日二、三度。(《圣濟總錄》石膽散)
12.治風犬咬毒:膽礬末敷之。(《濟急仙方》)
13.治百蟲入耳:膽礬末和醋灌之。(《千金方》)

中藥炮制

揀去雜質(zhì),砸成小塊。(《四川省中藥材標準2010年版》)

藥理作用

1.利膽作用  膽管引流的麻醉大鼠,十二指腸給予膽礬0.6g/kg,有明顯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
2.催吐作用  內(nèi)服后能刺激胃壁神經(jīng),反射引起嘔吐。但因剌激性太強,損害粘膜,一般不采用。
3.腐蝕作用  外用能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故膽礬濃溶液對局部粘膜具有腐蝕作用。可退翳。(《中華本草》)

毒性

成人口服15g可致死,有人服10g即致死。200%膽礬煎液小鼠灌胃LD50為279mg/kg,靜脈注射為50?65mg/kg。大鼠口服LD50為0.3g/kg,也有報道為0.96g/kg。 家兔靜脈注射LD50為5mg/kg。犬靜脈注射為27mg/kg。膽礬是多親和性毒物,可作用于全身各系統(tǒng)。首先,對口腔、胃腸道有強烈的剌激作用,可引起局部粘膜充血、水腫、 潰瘍;對心、肝、腎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亦有很強的親和力。此外,還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石膽,其性收斂上行,能涌風熱痰涎,發(fā)散風木相火,又能殺蟲,故治咽喉口齒瘡毒有奇功也。
2.《本草述》:婁全善有云:喉痹惡寒者,皆是寒折熱,寒閉于外,熱郁于內(nèi),切忌膽礬酸寒等劑點喉,反使其陽郁不伸,為患反劇。若然,則此味宜于喉閉及纏喉風者,乃治陰不能蓄陽之痹,是為風淫,屬不惡寒之喉痹也。其不宜者,乃不治陽不能達陰之痹,是為風虛,正屬惡寒之喉痹,正全善所謂切忌者也。蓋此味在時珍云入手少陽,能散風木相火,故其治上壅之風痰及喉痹鼠漏,皆少陽相火之為患也。如惡寒之喉痹,原因郁熱,非屬相火,宜消陰伸陽,不宜收陽助陰。投劑者,可得鹵莽乎哉。

原標題:膽礬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