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香附(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曬干,或燎后直接曬干。主產(chǎn)于山東、浙江、福建、湖南、河南等地。以浙江、山東質(zhì)量佳。

  • 中藥名稱香附

  • 中藥學名(拉丁名)CYPERI RHIZOMA

  • 別 名雀頭香、莎草根、香附子

  • 所屬功效類理氣藥

  • 莎草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山東、浙江、福建、湖南

來源

本品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莖。(《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山東、浙江、福建、湖南、河南等地。以浙江、山東質(zhì)量佳。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曬干,或燎后直接曬干。(《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多呈紡錘形,有的略彎曲,長2-3.5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并有6-10個略隆起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上有未除凈的棕色毛須和須根斷痕;去凈毛須者較光滑,環(huán)節(jié)不明顯。質(zhì)硬,經(jīng)蒸煮者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zhì)樣;生曬者斷面色白而顯粉性,內(nèi)皮層環(huán)紋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diào)經(jīng)止痛。(《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6-10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淺棕色。分泌細胞類圓形,直徑35-72μm,內(nèi)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5-8個細胞作放射狀環(huán)列。表皮細胞多角形,常帶有下皮纖維和厚壁細胞。下皮纖維成束,深棕色或紅棕色,直徑7-22μm,壁厚。厚壁細胞類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guī)則,壁稍厚,紋孔明顯。石細胞少數(shù),類方形、類圓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1,放置l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0: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藍色斑點;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放置片刻,斑點漸變?yōu)槌燃t色。(《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縮砂仁八兩,甘草(爁)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局方》快氣湯)
2.治心腹刺痛,調(diào)中快氣:烏藥(去心)十兩,甘草(炒)一兩,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人鹽少許,或不著鹽,沸湯點服。(《局方》小烏沉湯)
3.治心氣痛、腹痛、少腹痛、血氣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兩,蘄艾葉半兩。以醋湯同煮熟,去艾,炒為末,米醋糊為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4.解諸郁:蒼術、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5.治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漫)、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隨時下。(《仁存堂經(jīng)驗方》)
6.治偏正頭痛:川芎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調(diào)服,得臘茶清尤好。(《澹寮方》)
7.治吐血:童便調(diào)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8.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后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9.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diào)下。(《本事方》)
10.治肛門脫出:香附子、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數(shù)沸,淋。(《三因方》香荊散)
11.治老小痃癖往來疼痛:香附、南星等分。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湯下二、三十丸。(《圣惠方》)
12.治頹疝脹痛及小腸氣:香附末二錢,海藻一錢。煎酒空心調(diào)下,并食海藻。(《瀕湖集簡方》)
13.安胎:香附子,炒,去毛,為細末,濃煎紫蘇湯調(diào)下一錢。(《中藏經(jīng)》鐵罩散)
14.治元臟虛冷,月侯不調(diào),頭眩,少食,渾身寒熱,腹中急痛,赤白帶下,心怔氣悶,血中虛寒,胎氣不固:香附半斤。醋煮,焙為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婦人良方》醋附丸)
15.治瘰疬流注腫塊,或風寒襲于經(jīng)絡,結(jié)腫或痛:香附為末,酒和,量瘡大小,做餅覆患處,以熱熨斗熨之。未成者內(nèi)消,已成者自潰。若風寒濕毒,宜用姜汁作餅。(《外科發(fā)揮》)
16.治乳癰,一切癰腫:香附(細末)一兩,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勻,以蒲公英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diào)藥。熱敷患處。(《醫(yī)學心悟》香附餅)
17.治耳卒聾閉:香附子(瓦炒)研末,蘿卜子煎湯,早夜各服二錢,忌鐵器。(《衛(wèi)生易簡方》)
18.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綿杖送入。(《經(jīng)驗良方》)
19.治四時瘟疫、傷寒:陳皮(不去白)二兩,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日三服。若作細末,每服二錢,入鹽點服。(《局方》香蘇散)
20.治跌打損傷:炒香附四錢,姜黃六錢。共研細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錢。孕婦忌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21.治雞眼,疣:香附、木賊各五錢。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備用。用法:①先將患處洗凈,去硬繭,以不出血為度。再以少量藥液加熱,用棉簽蘸藥液涂患處,每日二次。②將備用之藥液倒入小容器內(nèi)2-5毫升,加熱,再扣在疣上3-5分鐘,連續(xù)五次即可。(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中藥炮制

香附:除去毛須及雜質(zhì),切厚片或碾碎。
醋香附:取香附片(粒),照醋炙法(通則0213)炒干。(《中國藥典2020》)

毒性

香附毒性較小,飼料中加藥比例不超過25%時,大鼠可以耐受。加藥量達30-50%時,動物生長受一定抑制。香附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500mg/Kg。三萜類化合物(IV-B )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0mg/Kg。腹腔注射香附揮發(fā)油以寇氏法測得的LD50為0.297±0.019ml/Kg。(《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北藥

相關論述

1.《湯液本草》:香附子,益血中之氣藥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氣而止血也。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陳也。與巴豆同治泄瀉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同意。
2. 王好古:香附,凡氣郁血氣必用之,炒黑能止血,治崩漏,多用亦能走氣。
3.《本草衍義補遺》: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氣藥必用之,引至氣分而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義也。
4. 朱震亨:香附,《本草》不言補,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蓋于行中有補理。
5.《綱目》:香附之氣平而不寒,香而能竄,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生則上行胸膈,外達皮膚,熟則下走肝腎,外徹腰足。炒黑則止血,得童溲浸炒則入血分而補虛,鹽水浸炒則入血分而潤燥,青鹽炒則補腎氣,酒浸炒則行經(jīng)絡,醋浸炒則消積聚,姜汁炒則化痰飲。飛霞子韓矛云,香附能推陳致新,故諸書皆云益氣,而俗有耗氣之說、宜于女人不宜于男子者非矣。蓋婦人以血用事,氣行則無疾;老人精枯血閉,惟氣是資;小兒氣日充則形乃日固,大凡病則氣滯而餒,故香附子氣分為主藥,世所罕知。輔以參、芪,佐以甘草,治虛怯甚速也。矛游方外時,懸壺輕赍,治百病黃鶴丹,治婦人青囊丸,隨宜用引,輒有小效,人索不已,用者當思法外意可也。黃鶴丹方用香附一斤,黃連半斤,洗曬為末,水糊丸梧子大。假如外感,蔥、姜湯下,內(nèi)傷米飲下,氣病香湯下,血病酒下,痰病姜湯下,火病白湯下,余可類推。青囊丸,方用香附略炒一斤,烏藥略炮五兩三錢,為末,水醋煮面糊為丸。隨證用引,如頭痛茶下,痰氣姜湯下,血病酒下為妙。
6.《本草經(jīng)疏》:莎草根,治婦人崩漏、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皆降氣、調(diào)氣、散結(jié)、理滯之所致也,蓋血不自行,隨氣而行,氣逆而郁,則血亦凝澀,氣順則血亦從之而和暢,此女人崩漏帶下,月事不調(diào)之病所以咸須之耳。然須輔之以益血涼血之藥,氣虛者兼入補氣藥乃可奏功也。
7.《本草述》:香附,主治諸證,當審為血中之氣病,乃中肯窾,不漫同于諸治氣之味也。故上焦心包絡所生病,如七情抑郁者能開之,以心包絡主血也;中焦脾胃所生病,如霍亂吐逆及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能暢之,以胃生血,脾統(tǒng)血也;下焦肝腎所生病,如膀胱連脅下氣妨,如下血、尿血及女子崩漏、帶下、月候不調(diào)等證,亦以胃脾為血之元,肝固血之臟,腎乃血之海也。此味于血中行氣,則血以和而生,血以和生,則氣有所依而健運不窮,是之謂生血,是之謂益氣,非二義也。用此于補血味中,乃能使舊血和而新血生,即氣虛而事補益者,亦借此為先導,去虛中之著,韓矛所謂去虛怯甚速之義也。按香附子類謂調(diào)氣之味,不知氣之為病所因不一,如痞脹喘噦噫酸噎塞,又如胃脘痛或心腹痛,《局方》概同香燥用之,或砂仁,或沉香,或蘄艾、良姜輩,止可治虛寒或寒濕之病,而火熱病氣者種種不一,況寒濕之久則亦化火乎,如黃鶴丹之同黃連而用,其義不可思歟。氣郁多用香附,或氣弱而郁者,必同補劑而用,固也;然有火傷元氣以致者,又須降火之劑而此佐之,若概謂開氣之郁,反以燥助火,而氣愈弱愈郁矣,明者審之。
8.《本草求真》:香附,專屬開郁散氣,與木香行氣,貌同實異,木香氣味苦劣,故通氣甚捷,此則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于木香,故可加減出入,以為行氣通劑,否則宜此而不宜彼耳。
9.《本草正義》:香附,辛味甚烈,香氣頗濃,皆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jié)為病。又凡辛溫氣藥,飚舉有余,最易耗散元氣,引動肝腎之陽,且多燥烈,則又傷陰。惟此物雖含溫和流動作用,而物質(zhì)既堅,則雖善走而亦能守,不燥不散,皆其特異之性,故可頻用而無流弊。未嘗不外達皮毛,而與風藥之解表絕異。未嘗不疏泄解結(jié),又非上行之辛散可比。好古謂《本草》不言治崩漏,而能治崩漏,是益氣而止血也。頤謂雖不可直認為益氣,而確有舉陷之力,丹溪謂須用童便浸過,蓋嫌其辛味太濃,以下行為監(jiān)制之義。頤意調(diào)肝腎者,此法最宜?;蛴幸源壮?、以青鹽炒者,其理蓋亦如此。氣結(jié)諸癥,固肝膽橫逆肆虐為多,此藥最能調(diào)氣,故瀕湖謂之專入足厥陰。其實胸脅痹結(jié),腹笥腆脹,少腹結(jié)痛,以及諸疝,無非肝絡不疏。所謂三焦氣分者,合上中下而一以貫之,固無論其何經(jīng)何絡也。
10.《別錄》: 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11.《唐本草》: 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12.《醫(yī)學啟源》:快氣。
13. 李杲:治一切氣,并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恍冷,消食下氣。
14.《湯液本草》:治崩漏。
15.《滇南本草》:調(diào)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16.《綱目》 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前產(chǎn)后百病。

傳說淵源

       傳說,很久以前在山西芮城縣有一個叫候憨子的人,他為人忠厚老實、心誠善良、樂于助人。候憨子的身世很可憐,聽村里人說當年他母親懷他的時候,有一天在家門口的一個土臺子曬谷子,突然一陣陣痛,要生孩子了,當時正值農(nóng)忙,丈夫和隔壁鄰居都不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他母親,就這樣,他母親在土臺子上把他生下來了。母親在生下候憨子不久之后,因為產(chǎn)后照顧不當去世了。從小沒有娘的候憨子一直跟父親兩個人相依為命,雖然缺少母親的疼愛,但父親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也使候憨子覺得很幸福。不幸的是,在他十歲那年,一場大風雪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從此候憨子便成了孤兒,靠著吃百家糧長大。
       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大家私底下都認為候憨子是個不吉利的人,就是因為他,他的父母才會相繼死去,所以大家一直都不愿意跟候憨子走得太近,害怕壞運氣傳染給自己。可憐的候憨子小時候給有錢人放羊,長大了學會了門做豆腐的手藝,從此就以做豆腐賣豆腐為生,雖然日子有些清苦,但足以養(yǎng)活自己。
       候憨子的鄰居是一位雙目失眠的老人,老人無兒無女,能自理時還能勉強過日子,可是,年紀越來越老,毛病就越多,今兒一個頭痛,明兒一個發(fā)燒的,更糟糕的是,老人又患了關節(jié)病,疼痛難走,常年臥床不起了。村里都沒人管老人。善良的候憨子卻十分同情老人。他給老人送飯,送豆腐腦,幫老人洗澡,把攢下來的錢給老人看病,噓寒問暖,十幾年如一日。老人見人就說:候憨子是個好娃,老天爺沒有虧待我??!村里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漸漸地大家對候憨子是“掃把星”的看法就淡了。
       一天夜里,候憨子正在磨豆子,忽然進來一位老翁,滿頭銀絲,三縷長白須飄在胸前,肩上挎著個采藥的籃子,笑著對候憨子說:我是位采藥人,上山采藥路過此地,口渴難忍,能否借杯水喝???憨子立即進屋給老人倒了杯水,老人見他推磨辛苦,說:我來幫幫你吧!不容分說,就推起磨來,磨轉(zhuǎn)如飛,剎那間,一大筐豆子被磨完了,候憨子看到目瞪口呆。這時,老翁聽見有病人呻吟,就問候憨子是誰那么痛苦,候憨子把情況大致說了一遍,老翁聽完后,從籃子里拿出一把三稜草,說:這是我今天剛在山上采的藥草,它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你給瞎大爺用用幾天就能見效。余下有根的你就種在你家門口的土臺子上。多繁殖此,以后備用。候憨子連忙謝過老翁,并問恩公大名。老翁說道:我是我們縣永樂人,姓李名瓊。說完,就不見蹤影了。
       后來,老人吃藥湯,病果真都好了,原來李瓊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李瓊是他出家前的俗名,那三稜草就是香附。

原標題:香附
詞條標簽:香附子,香附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