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白芷(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Hoffm.) Benth. et Hook.f. 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f.var. 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夏、秋間葉黃時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主產于浙江、四川、河北。

植物名白芷

拼音BaiZhi

學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

別名興安白芷、河北獨活、大活、香大活、走馬芹、走馬芹筒子、狼山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傘形目

傘形科

亞科芹亞科

前胡族

亞族當歸亞族

當歸屬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有分枝,徑3-5厘米,外表皮黃褐色至褐色,有濃烈氣味。莖基部徑2-5厘米,有時可達7-8厘米,通常帶紫色,中空,有縱長溝紋?;~一回羽狀分裂,有長柄,葉柄下部有管狀抱莖邊緣膜質的葉鞘;莖上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輪廓為卵形至三角形,長15-30厘米,寬10-25厘米,葉柄長至15厘米,下部為囊狀膨大的膜質葉鞘,無毛或稀有毛,常帶紫色;末回裂片長圓形,卵形或線狀披針形,多無柄,長2.5-7厘米,寬1-2.5厘米,急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白色軟骨質粗鋸齒,具短尖頭,基部兩側常不等大,沿葉軸下延成翅狀;花序下方的葉簡化成無葉的、顯著膨大的囊狀葉鞘,外面無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直徑10-30厘米,花序梗長5-20厘米,花序梗、傘輻和花柄均有短糙毛;傘輻18-40,中央主傘有時傘輻多至70;總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長卵形膨大的鞘;小總苞片5-10余,線狀披針形,膜質,花白色;無萼齒;花瓣倒卵形,頂端內曲成凹頭狀;子房無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圓錐狀的花柱基長2倍。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黃棕色,有時帶紫色,長4-7毫米,寬4-6毫米,無毛,背棱扁,厚而鈍圓,近海綿質,遠較棱槽為寬,側棱翅狀,較果體狹;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我國東北及華北地區(qū)。常生長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及山谷草地。目前國內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藥用。(《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根在東北各省有些地區(qū)稱“大活”或“獨活”入藥,能發(fā)表、祛風除濕,用于治療傷風頭痛,風濕性關節(jié)疼痛及腰腳酸痛等癥。(《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白芷
詞條標簽:白芷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