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植物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30~35米。枝幼時被短腺毛,髓部片狀。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11片,長圓狀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3厘米,寬2~7厘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圓形,或略偏斜,全緣,幼時有波狀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幼時脈腋間有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集成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長5~12厘米,花小而密生;苞片1,矩圓形,兩側2小苞片長卵形,花被通常3片,苞片及花被均被白色柔毛;雄蕊15~30;雌花序生于幼枝頂端,排列成穗狀;苞片3,長卵形;花被4裂,裂片線形;子房下位,花柱短,柱頭2裂。果實近球形,徑3~5厘米,外果皮肉質,灰綠色,有棕色斑點;內果皮堅硬,有淺皺褶,黃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喜生于較溫潤的肥沃土壤中,多栽培于平地。我國各地廣泛栽培。

主產河北、山西、山東。以河北產量最大,山西所產品質佳。

原標題: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