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瘤毛獐牙菜(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當藥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SzL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的于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雜質,曬干。產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

植物名瘤毛獐牙菜

拼音LiuMaoZhangYaCai

學名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捩花目

龍膽科

亞科龍膽亞科

龍膽族

亞族龍膽亞族

獐牙菜屬

多枝組

多枝系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主根明顯。莖直立,四棱形,棱上有窄翅,從下部起多分枝,基部直徑2-3毫米。葉無柄,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達3.5厘米,寬至0.6厘米,兩端漸狹,下面中脈明顯突起。圓錐狀復聚傘花序多花,開展;花梗直立,四棱形,長至2厘米;花5數,直徑達2厘米;花萼綠色,與花冠近等長,裂片線形,長達15毫米,先端漸尖,下面中脈明顯突起;花冠藍紫色,具深色脈紋,裂片披針形,長9-16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具2個腺窩,腺窩矩圓形,溝狀,基部淺囊狀,邊緣具長柔毛狀流蘇,流蘇表面有瘤狀突起;花絲線形,長6-8毫米,花藥窄橢圓形,長約3毫米;子房無柄,狹橢圓形,花柱短,不明顯,柱頭2裂,裂片半圓形。花期8-9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生于山坡上、河灘、林下、灌叢中,海拔500-1600米。(《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本種在華北地區(qū)也作藥用,治療黃疸型肝炎,有顯效,對菌痢,消化不良等癥也有作用。(《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瘤毛獐牙菜
詞條標簽:瘤毛獐牙菜,當藥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