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絹茸火絨草(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火絨草為菊科植物長葉火絨草、火絨草和絹茸火絨草的地上部分。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干。產甘肅西南部和南部(武山、天水、洮縣、蘭州)、陜西中部、山西中部及北部(交城、文水、五臺山)、河北北部(小五臺山、東陵、百花山、張家口)和內蒙古南部。

植物名絹茸火絨草

拼音JuanRongHuoRongCao

學名Leontopodium smithianum Hand. -Mazz.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旋覆花族

亞族鼠麴草亞族

火絨草屬

亞屬火絨草亞屬

火絨草組

亞組高山亞組

高山系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壯,有少數簇生的花莖和不育莖;不育莖直立,有密生的葉,無頂生的葉叢。莖直立或斜升,高10-45厘米,挺直或稍彎曲,被灰白色或上部被白色茸毛或常粘結的絹狀毛,全部有等距而密生或上部有疏生的葉;節(jié)間長0.5-2厘米或上部有時達14厘米。下部葉在花期枯萎宿存;葉多少開展或直立,線狀披針形,長2-5.5厘米,寬0.4-0.8厘米,頂部鈍或稍尖,有較短或較長的尖頭,基部漸狹或急狹,無柄,邊緣平,草質,上面被灰白色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或白色密茸毛或粘結的絹狀毛;中脈有時脫毛。苞葉少數或較多數 (3-10個),長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稀下部稍寬,與莖上部葉同長或較短,基部漸狹,頂端尖或稍鈍,邊緣常反卷,兩面同樣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較花序稍長或較長2-3倍,排列成稀疏的,不整齊的苞葉群,或有長花序梗而成幾個分苞葉群。頭狀花序大,徑約6-9毫米,常3-25個密集,稀1個,或有花序梗而成傘房狀??偘L4-6毫米,被白色密棉毛;總苞片3-4層,頂端無毛,淺或深褐色,尖或稍撕裂,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型,有少數雄花,或通常雌雄異株?;ü陂L3-4毫米;雄花花冠管狀漏斗狀,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較花冠稍長;雄花冠毛上部較粗厚,有鋸齒;雌花冠毛細絲狀,下部有微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頭狀短粗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甘肅西南部和南部(武山、天水、洮縣、蘭州)、陜西中部、山西中部及北部(交城、文水、五臺山)、河北北部(小五臺山、東陵、百花山、張家口)和內蒙古南部。生于低山和亞高山草地或干燥草地,不稀見。海拔1500-2400米。(《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絹茸火絨草
詞條標簽:絹茸火絨草,火絨草(查干—阿榮)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