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三葉崖爬藤(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蛇附子為葡萄科植物三葉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塊根。9-11月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及廣東部分地區(qū)。

植物名三葉崖爬藤

拼音SanYeYaPaTeng

學(xué)名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別名蛇附子、三葉青、石老鼠、石猴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鼠李目

葡萄科

崖爬藤屬

亞屬崖爬藤亞屬

圓臍組

植物形態(tài)

草質(zhì)藤本。小枝纖細,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疏柔毛。卷須不分枝,相隔2節(jié)間斷與葉對生。葉為3小葉,小葉披針形、長橢圓披針形或卵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側(cè)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每側(cè)有4-6個鋸齒,鋸齒細或有時較粗,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側(cè)脈5-6對,網(wǎng)脈兩面不明顯,無毛;葉柄長2-7.5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1.8厘米,側(cè)生小葉柄較短,長0.3-0.5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ㄐ蛞干?,長1-5厘米,比葉柄短、近等長或較葉柄長,下部有節(jié),節(jié)上有苞片,或假頂生而基部無節(jié)和苞片,二級分枝通常4,集生成傘形,花二歧狀著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長1.2-2.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長1-2.5毫米,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圓形,高1.5-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萼齒細小,卵狀三角形;花瓣4,卵圓形,高1.3-1.8毫米,頂端有小角,外展,無毛;雄蕊4,花藥黃色;花盤明顯,4淺裂;子房陷在花盤中呈短圓錐狀,花柱短,柱頭4裂。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徑約0.6厘米,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圓鈍,表面光滑,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橢圓形,腹面兩側(cè)洼穴呈溝狀,從下部近1/4處向上斜展直達種子頂端?;ㄆ?-6月,果期8-1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生山坡灌叢、山谷、溪邊林下巖石縫中,海拔300-1300米。(《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株供藥用,有活血散瘀、解毒、化痰的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病毒性腦膜炎、乙型腦炎、病毒性肺炎、黃膽性肝炎等,特別是塊莖對小兒高燒有特效。(《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三葉崖爬藤
詞條標簽:三葉崖爬藤蛇附子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