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化香樹(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化香樹為胡桃科植物化香樹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的葉、根。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河南、陜西、甘肅、湖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植物名化香樹

拼音HuaXiangShu

學(xué)名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

別名花木香,還香樹,皮桿條,山麻柳,栲香,栲蒲,換香樹,麻柳樹,板香樹,化樹,花龍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胡桃目

胡桃科

化香樹屬

植物形態(tài)

落葉小喬木,高2-6米;樹皮灰色,老時則不規(guī)則縱裂。二年生枝條暗褐色,具細小皮孔;芽卵形或近球形,芽鱗闊,邊緣具細短睫毛;嫩枝被有褐色柔毛,不久即脫落而無毛。葉長約15-30厘米,葉總柄顯著短于葉軸,葉總柄及葉軸初時被稀疏的褐色短柔毛,后來脫落而近無毛,具7-23枚小葉;小葉紙質(zhì),側(cè)生小葉無葉柄,對生或生于下端者偶爾有互生,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1厘米,寬1.5-3.5厘米,不等邊,上方一側(cè)較下方一側(cè)為闊,基部歪斜,頂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具長約2-3厘米的小葉柄,基部對稱,圓形或闊楔形,小葉上面綠色,近無毛或脈上有褐色短柔毛,下面淺綠色,初時脈上有褐色柔毛,后來脫落,或在側(cè)脈腋內(nèi)、在基部兩側(cè)毛不脫落,甚或毛全不脫落,毛的疏密依不同個體及生境而變異較大。兩性花序和雄花序在小枝頂端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束,直立;兩性花序通常1條,著生于中央頂端,長5-10厘米,雌花序位于下部,長1-3厘米,雄花序部分位于上部,有時無雄花序而僅有雌花序;雄花序通常3-8條,位子兩性花序下方四周,長4-10厘米。雄花:苞片闊卵形,頂端漸尖而向外彎曲,外面的下部、內(nèi)面的上部及邊緣生短柔毛,長2-3毫米;雄蕊6-8枚,花絲短,稍生細短柔毛,花藥闊卵形,黃色。雌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硬而不外曲,長2.5-3毫米;花被2,位于子房兩側(cè)并貼于子房,頂端與子房分離,背部具翅狀的縱向隆起,與子房一同增大。果序球果狀,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圓柱形,長2.5-5厘米,直徑2-3厘米;宿存苞片木質(zhì),略具彈性,長7-10毫米;果實小堅果狀,背腹壓扁狀,兩側(cè)具狹翅,長4-6毫米,寬3-6毫米。種子卵形,種皮黃褐色,膜質(zhì)。5-6月開花,7-8月果成熟。(《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我國甘肅、陜西和河南的南部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云南。分布于朝鮮、日本。常生長在海拔600-1300米、有時達2200米的向陽山坡及雜木林中,也有栽培。(《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樹皮亦能剝?nèi)±w維,葉可作農(nóng)藥,根部及老木含有芳香油,種子可榨油。(《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化香樹
詞條標簽:化香樹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