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龍蒿(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椒蒿為菊科植物龍蒿Artemisia dracunculus L.的全草或根。夏季末未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陰干。9-10月挖根,洗凈,曬干。產(chǎn)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植物名龍蒿

拼音LongHao

學(xué)名Artemisia dracunculus L.

別名狹葉青蒿、蛇蒿、椒蒿、青蒿、“伊舍根一沙里爾日”、“伊舍根一沙瓦格”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春黃菊族

亞族菊亞族

蒿屬

亞屬龍蒿亞屬

龍蒿組

龍蒿系

植物形態(tài)

半灌木狀草本。根粗大或略細(xì),木質(zhì),垂直;根狀莖粗,木質(zhì),直立或斜上長,直徑0.5-2厘米,常有短的地下莖。莖通常多數(shù),成叢,高40-150(-200)厘米,褐色或綠色,有縱棱,下部木質(zhì),稍彎曲,分枝多,開展,斜向上;莖、枝初時微有短柔毛,后漸脫落。葉無柄,初時兩面微有短柔毛,后兩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部葉花期凋謝;中部葉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1.5-)3-7(-10)厘米,寬2-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上部葉與苞片葉略短小,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5-3厘米,寬1-2毫米。頭狀花序多數(shù),近球形、卵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徑2-2.5毫米,具短?;蚪鼰o梗,斜展或略下垂,基部有線形小苞葉,在莖的分枝上排成復(fù)總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開展或略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外層總苞片略狹小,卵形,背面綠色,無毛,中、內(nèi)層總苞片卵圓形或長卵形,邊緣寬膜質(zhì)或全為膜質(zhì)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狹管狀或稍呈狹圓錐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8-14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上端棒狀,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小。瘦果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ü?-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陜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及新疆;東北、華北及新疆分布在海拔500-2500米地區(qū),甘肅、青海分布在海拔2000-3800米地區(qū),多生于干山坡、草原、半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林緣、田邊、路旁、干河谷、河岸階地、亞高山草甸等地區(qū),也見于鹽堿灘附近,常成叢生長,局部地區(qū)成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種。為北溫帶及亞熱帶半荒漠與草原地區(qū)的廣布種;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qū),錫金,蘇聯(lián)及歐洲東部、中部及西部和北美洲各國都有。(《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青海民間入藥,治暑濕發(fā)熱、虛勞等。(《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龍蒿
詞條標(biāo)簽:龍蒿,椒蒿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