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血散薯(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血散薯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 C. Wu的塊根。秋、冬季采挖,洗凈,曬干。主產于廣東。此外,廣西、湖南亦產。

植物名血散薯

拼音XueSanShu

學名Stephania dielsiana Y. C. W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防己科

蝙蝠葛族

千金藤屬

亞屬山烏龜亞屬

山烏龜組

植物形態(tài)

草質、落葉藤本,長2-3米,枝、葉含紅色液汁;塊根碩大,露于地面,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皮孔;枝稍肥壯,常紫紅色,無毛。葉紙質,三角狀近圓形,長5-15厘米,寬4.5-14厘米,頂端有凸尖,基部微圓至近截平,兩面無毛;掌狀脈8-10條,向上和平伸的5-6條,網脈纖細,均紫色;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稍過之。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或生于腋生、常具小型葉的短枝上,雄花序1至3回傘狀分枝,小聚傘花序有梗,常數(shù)個聚于傘梗的末端;雄花:萼片6,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約1.5毫米,內輪稍闊,均有紫色條紋;花瓣3,肉質,貝殼狀,長約1.2毫米,常紫色或帶橙黃;雌花序近頭狀,小聚傘花序幾無梗;雌花:萼片1,花瓣2,均較雄花的小。核果紅色,倒卵圓形,甚扁,長約7毫米;果核背部兩側各有2列鉤狀小刺,每列18-20顆,胎座跡穿孔?;ㄆ谙某酢#ā吨袊参镏尽罚?/span>

生境分布

產廣東、廣西、貴州南部和湖南南部。常生于林中、林緣或溪邊多石礫的地方。(《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塊根含青藤堿(sinomenine)等多種生物堿。民間入藥,味苦性寒,功能消腫解毒、健胃止痛。(《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血散薯
詞條標簽:血散薯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