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guó)藥典》2015年版890-892頁(yè)。
【處方】防風(fēng)75.5g、薄荷75.5g、大黃75.5g、梔子37.8g、桔梗151g、川芎75.5g、荊芥穗37.8g、麻黃75.5g、芒硝75.5g、滑石453g、石膏151g、白芍75.5g、連翹75.5g、白術(shù)(炒)37.8g、當(dāng)歸75.5g、黃芩151g、甘草302g。
【制法】以上十七味,防風(fēng)、荊芥穗、川芎、當(dāng)歸、薄荷、麻黃、連翹加水溫浸1-2小時(shí)后,蒸餾提取揮發(fā)油,揮發(fā)油備用;藥渣與其余大黃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煎液濾過(guò),濾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入糊精適量,制顆粒,干燥,噴入上述揮發(fā)油,混勻,密閉24小時(shí),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氣香,味甘、咸、微苦。
【功效】解表通里,清熱解毒。
【主治】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shí),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瘰疬初起,風(fēng)疹濕瘡。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每袋裝3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