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626、627頁。
【處方】化橘紅396g、法半夏198g、陳皮264g、茯苓264g、甘草132g、炒紫蘇子198g、炒苦杏仁264g、紫菀198g、款冬花132g、麥冬264g、瓜蔞皮264g、知母132g、桔梗198g、地黃264g、石膏264g。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40-60g及適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褐色至深棕褐色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甘、苦。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種皮細胞類圓形、長圓形或形狀不規(guī)則,壁網(wǎng)狀增厚似花紋樣(炒紫蘇子)。下皮細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有的含紫色色素(紫菀)。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nèi)含棕色核狀物(地黃)。不規(guī)則片狀結(jié)晶無色,有平直紋理(石膏)。
2.取本品6g9水蜜丸粉碎,大蜜丸剪碎,加水2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3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和柚皮苷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2:17:5)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至約12cm,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本品6g,水蜜丸粉碎,大蜜丸剪碎,加水40ml,鹽酸3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用乙醚3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麥冬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痰熱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滿氣短、咽干喉癢。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膩物。
【規(guī)格】(1)水蜜丸每10粒重1g;(2)大蜜丸每丸重6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