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名家 > 當代名醫(yī) > 正文

王叔和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3/9
摘要:王叔和,古代醫(yī)家名。晉代醫(yī)學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屬山東)人。生于東漢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學識淵博,為人誠實,做了當時的太醫(yī)令。在中醫(yī)學發(fā)展史上,他做出了兩 ...
王叔和

王叔和 圖片

王叔和,古代醫(yī)家名。晉代醫(yī)學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屬山東)人。生于東漢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學識淵博,為人誠實,做了當時的太醫(yī)令。在中醫(yī)學發(fā)展史上,他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jīng)》。王叔和性格沉靜,博好經(jīng)方,且熟悉修身養(yǎng)性之術,尤擅長于脈學之理。著有《脈經(jīng)》,總結漢以前有關脈學之成就,系現(xiàn)存我國最早脈學專書,書中總結脈象24種,又論述三部九候,寸口脈等,對古代的脈學影響甚大。另對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書進行整理,該書因戰(zhàn)亂而散佚零亂,幾至失傳。王氏重新加以編次,將《傷寒雜病論》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沒。后世雖有人對他的整理加以非議,但多數(shù)人認為其功不可沒,張仲景之學借王氏之編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來。另著有《論病》六卷,未見傳世。

從醫(yī)經(jīng)歷

王叔和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xiàn)實,使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y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yī)學典籍,并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yī)術。他在開始行醫(yī)的時候,因為家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只好背著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著。由于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王叔和32歲那年他被選為魏國少府的太醫(y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著名醫(yī)典和醫(yī)書,存有許多歷代的經(jīng)驗良方。王叔和利用當太醫(yī)令這個有利條件,閱讀了大量的藥學著作,為他攀登醫(yī)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后來,王叔和經(jīng)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yī)學家的脈診理論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終于寫成了我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tǒng)的脈學專著——《脈經(jīng)》,計10萬多字,10卷,98篇。《脈經(jīng)》總結發(fā)展了西晉以前的脈學經(jīng)驗,將脈的生理、病理變化類列為脈象24種,使脈學正式成為中醫(y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

人物成就

著有:《脈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王叔和脈訣》。

著書論作

《脈經(jīng)》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推測王叔和也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他尋求古訓,博通經(jīng)方。他不但精通中醫(yī)經(jīng)典方書,而且于脈學頗有研究。唐·甘伯宗《名醫(yī)傳》稱:王叔和性度沉靜,尤好著述,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修養(yǎng)之道。宋·張杲亦稱其:博好經(jīng)方,尤精診處,……深曉療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編著了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jīng)》。脈學在我國起源很早,扁鵲就常用切脈方法診斷疾病了。切脈是祖國醫(yī)學診斷學之“望、聞、問、切”四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當時仍不為一般醫(yī)家所重視,如張仲景《傷寒論》自序中指出,有一些醫(yī)生缺乏脈學知識,或者對于脈學不大講求,這樣臨床診斷不明,對于病患者說來是很危險的。因此,為了解決醫(yī)生在治療過程中正確應用脈診診斷的問題,迫切需要一部脈學專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鵲、倉公、張仲景、華佗等古代醫(yī)家有關脈學的論述,并加上自己的臨床體會和見解,終于寫出了這部著名脈學專書。


《傷寒論》、《金匱要略》


經(jīng)過連年的戰(zhàn)爭,許多書簡(當時造紙術尚不成熟,書都是寫在竹簡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殘缺不全了,即使是幾十年前才完成的《傷寒雜病論》也是同樣的命運。作為太醫(yī)令的王叔和(太醫(yī)令相當于今天的最高級醫(yī)院的院長)深知這部醫(yī)學論著的偉大價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決心使這部曠世奇書恢復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舊論,到各地尋找該書的原本,終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傷寒雜病論》,并加以整理和修復,將其保留了下來,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傷寒論》。但書中只有傷寒部分的內容,沒有找到雜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本已經(jīng)被蟲蛀了的小冊子,里面的一部分內容正與《傷寒論》相同;另外還有一些內容,是論述雜病的文句,當時尚未見諸于世,但其文風和詞藻卻與《傷寒論》極為相似。從形式上來看,這本小冊子是一種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內容。雖然有些遺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終究是一大收獲,于是將傷寒部分的內容刪去,將雜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匱要略》。雖然只是不完整的內容,但這部分關于雜病的論述,為后世醫(yī)家處理許多棘手的醫(yī)學問題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而王叔和對《傷寒雜病論》的整理使得《傷寒論》能夠流傳至今,功莫大焉。


除以上有關脈學和整理《傷寒雜病論》之外,王叔和在養(yǎng)生方面還有一些精辟的論述。王氏在養(yǎng)生學上屬于醫(yī)家養(yǎng)生流派,主張從起居飲食方面進行調攝,以求得長壽,卻病延年。他提出飲食不可過于雜亂,要適量,是我國早期對飲食養(yǎng)生的進行較系統(tǒng)論述者。


《王叔和脈訣》

脈學著作。一卷。舊題晉·王叔和撰。但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書特點在于以較通俗的歌訣形式闡述脈理,緊密聯(lián)系臨床實際。書中不少內容是根據(jù)王叔和《脈經(jīng)》重新編撰的。詳細論述二十四脈,并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于易于講習,流傳甚廣,影響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脈學著作。如本書后經(jīng)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聽子俗解脈訣》,張世賢在本書基礎上撰成《圖注脈訣》(又名《圖注脈訣辨真》);還有不少醫(yī)家對此《脈訣》做過訂正,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為元·戴起宗的《脈訣刊誤》(又名《脈訣刊誤集解》);清·李延昰的《脈訣匯辨》等。但書中的觀點,對脈義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淺等方面,后世頗有微詞。明·呂復在《群經(jīng)古方論》中批評高氏“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獻通考》認為,本書不見于隋、唐《經(jīng)籍志》,恐為宋熙寧以前人所托。現(xiàn)存明、清刻本、抄本。

軼事典故

一千七百多年以前,高平有個小村子叫王寺村,村里有家世代相傳的醫(yī)藥鋪子,主人姓王。王記藥鋪傳到王叔和的時候,規(guī)模沒比從前大多少,家產(chǎn)沒比以前多多少,但那治病救人的名氣卻比從前大的多了。當時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北并州南許昌,誰個不曉得太行山的王先生”。上至王孫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來高平王寺村就醫(yī)的絡繹不絕。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虛名,不貪金銀,山下修一盤藥碾,村邊擺一副藥臼,家中開一間藥鋪,日常里或為人治病,或上山采藥,或潛心研究他的《脈經(jīng)》,倒也悠然自在。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魏末晉初,北方戰(zhàn)爭頻發(fā),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窮苦百姓得了病,還要掙扎著去做工掙錢,及到病入膏肓打熬不過了,這才不得不求醫(yī)。試想這等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個直性子人,既不會說那好聽的繞彎話,又不會把麻纏事推出手,依舊是盡心盡力為人治病,卻不料看一個死一個,瞧兩死一雙,一時倒叫人心浮動,人們因此懷疑他的醫(yī)術而不敢上門了,過去門前車水馬龍的情景不見了。


再說高平城里有座雜貨鋪,鋪子里有兩個年輕伙計,一個叫大二,一個叫小三。這一天,伙計兩正在鋪子里站柜,忽然看見王叔和從鋪門前走過,免不了議論一番,大二說:"這王先生可是越來越不行了,先前是個濟世活人的菩薩,如今變成了要命的閻王。"小三道:"這話不對,那些病人原是他自個病的沒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醫(yī)術!",大二道:"你也好笑,沒病誰個求醫(yī),求醫(yī)原為活命,難道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這么說,便是好人經(jīng)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請王先生診脈,看看我死了死不了!"伙計謳了滿肚子氣,就吃飯去了,那小三子是個一根筋兒,和大二拌了嘴,心里很不痛快,下死地吃著小米撈飯,剛放下碗,就看見王叔和又從鋪前走過,小三心里一急,喊一聲"王先生!"一個猛子從里屋跳到當街上,接著,身不由已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見地下躺著的楞小子,熱汗?jié)M面,就地打滾,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脈,嘆口氣道:"此人無救了"。那大二一聽此話忍不住笑道:“真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guī)煹馨朦c病癥也無,原不過謳氣,打賭考考你,你就真當他要死了,這樣的庸才還吹什么‘太行山上……'”話沒說完,只聽小三呼了一聲就不動了。上前伸手一探,已沒了氣,心下大驚,連叫“怪!怪!王先生真真把個活楞楞的小伙子給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飯過飽,又猛力一蹦,使胃腸崩裂,但那些街頭看熱鬧的不去細究其因,亦不聽王叔和的解釋,只附和大二的說法,立刻一傳十,十傳百,加枝添葉,把王叔和描繪成了災星魔頭瘟祖宗,別說誰來找王叔和治病,就連他原先的街房鄰居,也唯恐避他不及。這樣一來,王叔和在家鄉(xiāng)一時難以立足,感慨一番,挑起個藥擔兒云游他鄉(xiāng)去了。


且說太行山下有個濟州城,城里有家"濟生堂"藥店,這店里前些日子新聘了位坐堂醫(yī)生。那坐堂的雖說新來乍到,治病配藥頗具神通,特別精于內科諸癥。一天,濟州城里有一家出殯,看那將將就就的殯儀,就猜得出是個貧寒之家。那口薄板棺材從濟生堂抬過時,瀝下幾點鮮血。正在柜臺前坐堂的先生,瞥見血跡,陡然一驚,再定睛細看就大叫:"那出殯的,如何將活人往外抬?"出殯隊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職,無人理會。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靈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一連聲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沒死!"出殯的隊伍亂了套,幾個后生以為他有意胡弄,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個老者,見多識廣,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惡的,止住年輕人,喚過一位中年漢子叫他裁奪。中年漢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殮的正是他的妻子賈氏,年僅二十八歲,因產(chǎn)中血崩脫陽暴亡。當?shù)仫L俗,年輕女人死于流血等癥,統(tǒng)稱"血光之災",為不連累家人街坊,須及早入殮安葬。當日賈氏剛剛昏死,族中長者便硬張羅出殯。這午逢生中年喪妻,無限悲傷,聽坐堂先生一說竟也異想天開,甘愿開棺驗尸。此言一出,幾個愣小子一擁上前,"嘎吱"一聲把棺蓋撬開。坐堂先生抓起死者的人中、關元等穴,頃刻之間,那賈氏時而換氣,繼而呻吟,再而略睜雙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動。這一件醫(yī)案,傾刻轟動了濟州城。一打聽坐堂先生的姓名,才知道是太行山上的王叔和,于是稍知其情者,又繪聲繪色地講起王先生當年在家鄉(xiāng)行醫(yī),醫(yī)運不濟將活不愣騰的店鋪伙計“診”死的事。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把王叔和傳成了當今扁鵲、再世華佗。種種奇異傳聞,傳到了都城許昌,王公大臣們便三聘五請,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里當了太醫(yī)令。

人物紀念

王叔和墓


王叔和墓據(jù)考當在今湖北省麻城市白果藥王沖,康熙年間《麻城縣志》等均有記載。上世紀60年代初,當?shù)卣{查發(fā)現(xiàn)藥王墓、藥王廟,附近尚有一塆子,稱為藥王沖,居有王氏后邑,《干氏族譜》開篇稱王權和為“遠祖叔和公”可證。

原標題:王叔和
上一篇:皇甫謐下一篇: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