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名家 > 當代名醫(yī) > 正文

張元素著《珍珠囊》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9/7/10
摘要:張元素著《珍珠囊》,《珍珠囊》對藥物歸經學說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張元素著《珍珠囊》

張元素著《珍珠囊》 圖片

本書1卷,藥100味。對藥物的氣味、升降浮沉、歸經、補瀉,均有所述。李時珍稱之為“深闡軒歧秘奧,參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藥性之氣味、陰陽、厚薄、升降、浮沉、補瀉、六氣、十二經及隨證用藥之法,立為主治秘訣心法要旨,謂之《珍珠囊》,大揚醫(yī)理,《靈》《樞》之下,一人而已。”本書原著,久已散佚。但其內容,尚可見于《本草綱目》、《濟生拔蘋》等書中。張氏弟子李杲(東垣)所著之《用藥法象》;再傳弟子王好古所著之《湯液本草》皆淵源于本書。

從醫(yī)經歷

    張元素自幼聰明,而且很喜歡看書,他8歲的時候就考上了“童子舉”。童子舉是古代科舉考試中特為少年應試者所設的考試科目,相當于現(xiàn)代的青少年奧數(shù)比賽,能夠從中脫穎而出,說明非常厲害。家里人和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們,都非常看好張元素的前程,認為他一定能當大官。但是在27歲,一個不及防的打擊改變了他的人生。那一年他信心滿滿地參加進士考試,面對考題他思若泉涌,下筆如神,自以為一定能夠榜上有名,但結果出來后卻落榜了,原因是答卷中犯了“廟諱”。在封建王朝,如果對帝王直呼其名,就是犯大不敬。張元素大意之下竟然犯了這樣的錯誤,所以名落孫山,政治生涯也算是到了盡頭。
面對這樣的結果,萬般委屈的張元素對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體制心生不滿,于是棄仕從醫(yī),開始濟世行醫(yī)。雖然是半道起家,但是他聰明肯學,又有天分,長久以后,便成了一方名醫(yī)。

著書論作

著有《醫(y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藥注難經》、《醫(yī)方》、《潔古本草》、《潔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醫(yī)學啟源》與《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最能反映其學術觀點。

軼事典故
          有一次外出采藥,張元素看見山下村子里停了一口棺材,旁邊親屬在哭,張元素上前詢問,得知是一個女子因難產而死。不過張元素注意到棺材底部竟然有血流出,便推斷患者尚未氣絕,趕緊讓家屬開棺治病。開椒一看然一個女子肚子隆起躺在棺材里,張元素迅速下針、多久,聽見孩子的啼哭聲,婦人也慢慢睜開眼睛。我照!
、設頓時以為張元素是神醫(yī)下凡、紛紛跪拜叩謝。
         張元素不但醫(yī)術高超,心地也非常善良。一次張元素路遇一位面黃肌瘦的男子,出于醫(yī)者態(tài)度,他主動上詢詢問。后了解到,此人患有嚴重的胃病,一直以來也找了不少醫(yī)生去看病,吃了不少方子,本來家境還算般實,但是長久下來,病也沒看好,錢也沒了。沒有辦法之下只能慢慢等死,張元素聽了之后非常同情。他細細給這個男子診治之后讓他去自家藥店取藥,并不取分文,男子吃了幾劑藥竟然病情好轉。金元以前,中醫(yī)囿于世俗,因循守常,大部分醫(yī)生都把工夫放在引經據(jù)典上,而不主動創(chuàng)新。而張元素則以研究臟腑病機為中心,成為一派醫(yī)家之開山,以一人之力推動了中醫(yī)的進一步發(fā)展,實屬不易。他培養(yǎng)的弟子李東垣王好古等均為中國醫(yī)學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其學術思想
對后世影響很大。
         一次,張元素接診了一位叫劉景升的危重病人。張元素望聞問切后,看見病人面色蠟黃,形容枯槁,已經是病人膏肓。便嘆息地告訴他人:“你的病已經到了最后關頭,身體大熱,是津液耗損嚴重的表現(xiàn),估計活不了多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