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桐君事跡早在先秦時期已有遺聞,但是為了紀念桐君的業(yè)績,開始建造桐君祠的地點是浙江省桐廬縣境內(nèi),也就是古代的嚴州地區(qū)。即:
《鉅宋廣韻》:“桐廬縣在嚴州,亦姓。”(見《鉅宋廣韻·上平聲》卷第一“東(韻)·桐”條,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乾道五年閩中刊本影?。?。
今考,嚴州在隋代時稱為睦州。其地名系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嚴州地名在歷史上又有多次改稱,如民國時期屬浙江省建德縣,其治所在今桐廬縣西舊鄉(xiāng)鎮(zhèn)處。根據(jù)《桐廬縣志》(童煒《桐廬縣志》卷四“雜志類·祠廟”,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和《浙江通志》(《浙江通志》卷六十七“雜志第十一之五·仙釋本傳”,《四庫全書》本)的記載并有關(guān)資料,桐君祠自從建成直到現(xiàn)在約九百余年間曾經(jīng)歷了多次的嚴重壞損和修復(fù)重建過程,具體如下:
-
既知最早于北宋元豐間(1078-1085年)由桐廬縣令許由儀在該縣的桐君山頂始建。當時在山灣處(原文作“山隈”)有兩棵小桐樹,祠堂建成后曾在堂內(nèi)塑繪有桐君的畫像,并且有某些名人題寫的詩句,其中有“山中百藥當年錄,砌下雙桐舊日蓀”句。
-
及12世紀初,孫景初繼任桐廬縣令時,曾將祠中的桐君繪像改以塑像,并增添了若干名人題寫的詩文。但是到了14世紀的元朝末期,桐君祠由于遭受兵火之災(zāi),祠廟嚴重受毀,舊貌已蕩然不存。
-
元朝時期桐廬縣令張可久再度捐資重修桐君祠(張可久重修桐君祠之舉曾由明代徐舫作詩稱頌,其事可參見下文“詩文書畫題詞”一節(jié))。
-
明朝開國后,于14世紀中末期(即洪武間,1368-1398年)曾重建桐君祠,惟規(guī)模較小。及15世紀末(即成化間,1465-1458年),祠廟再度荒廢。
-
于16世紀初(即嘉靖初,1522年)桐廬知縣張瑩在桐君祠廟舊址重新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重建,建成后在祠內(nèi)曾懸掛大鐘,并使鐘夫每日早晚定時撞擊,并延道士主持。此后經(jīng)歷歲日,祠廟又復(fù)傾壞。
-
16世紀后期(萬歷五年,1577年)桐廬知縣李紹賢捐資重建。
-
17世紀初期(即萬歷三十年,1602年)桐廬知縣楊東再度捐資重修,并在祠內(nèi)增加晉代末期的本地著名文人戴顒氏塑像配享。
-
約18世紀時(清康熙時)桐君祠又重修一次,但尚未見到方志記錄(據(jù)申屠丹榮等氏《瀟灑桐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冠以桐君名義的各種事物為了宣揚以“桐君”為首采藥治疾的歷史,“桐君”家鄉(xiāng)的人民除了建造祠堂、供奉塑像及祭祀等活動外,還采用“桐君”和“桐”的字樣命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