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兒科疾病 > 正文

熱癤“溫毒”,口服+外用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7/6/14
導讀:夏秋季節(jié)氣候炎熱,肌膚感受暑濕熱毒,郁蒸蘊阻,汗泄不暢,致生痱子,復經(jīng)搔抓、破傷染毒而成?;蛴捎陉幪搩葻?、脾虛便溏,容易感染邪毒,并可反復發(fā)作而成癤病。熱癤,又稱癤、暑癤,可分為有頭癤(毛囊癤)和無頭癤(汗腺癤)兩種,是毛囊或其周圍淺層組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

夏秋季節(jié)氣候炎熱,肌膚感受暑濕熱毒,郁蒸蘊阻,汗泄不暢,致生痱子,復經(jīng)搔抓、破傷染毒而成。或由于陰虛內熱、脾虛便溏,容易感染邪毒,并可反復發(fā)作而成癤病。熱癤,又稱癤、暑癤,可分為有頭癤(毛囊癤)和無頭癤(汗腺癤)兩種,是毛囊或其周圍淺層組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引發(fā)的急性化膿性疾患。中醫(yī)將熱癤歸入“溫毒”范疇,店員應如何辨證施治呢?

這些部位和人群易發(fā)
頭部、面部
體質衰弱者
皮毛不固小兒


外治驗方
取生大黃15 g、鮮絲瓜葉50 g,加清水1000毫升煎湯,放涼后用紗布浸透藥液濕敷患處;
取西瓜翠皮一塊,貼敷于患處,2小時一換;
取六神丸10粒,用清水烊化,外敷熱癤腫脹未潰處;
取鮮鴨跖草500g,洗凈搗爛后敷于癤腫處,外用塑料薄膜覆蓋后包扎。


預防保健
夏秋季節(jié)要做好防蚊滅蚊工作,一旦被蚊蟲叮咬后切忌搔抓,以免感染生癤;
夏秋之季,小兒宜常沐浴,勤更衣,衣服宜寬松,避免在日光下曝曬,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患暑癤后不可妄加擠壓,以免膿毒走散,轉為全身性感染;
護好皮膚,及時治療濕疹、痱子和足癬等瘙癢性皮膚病,尤其是是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皮膚破損,以防范感染;
家中若有反復發(fā)作癤子的人,其所用過的物品要及時清洗、晾曬并消毒;
容易上火的人,可適量飲用菊花、金銀花茶,有助于清熱解毒。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