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兒科疾病 > 正文

小兒腎炎的治療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7/6/27
導(dǎo)讀:西醫(yī)療法(1)抗生素治療:青霉素5-10萬u/kg/日,分2次肌注,或頭孢噻肟(凱福隆)50-100mg/L/日,分2次靜滴。(2)利尿;氫氯噻嗪1—2mg/kg/日,分3次口服。(3)降壓:利血平O.07mg/kg次肌注,或0.02mg/kg/日分3次口服。高血壓腦病時,宜配合其他藥物,如硝昔鈉5mg溶于5%葡萄糖液lOOm…

西醫(yī)療法

(1)抗生素治療:青霉素5-10萬u/kg/日,分2次肌注,或頭孢噻肟(凱福隆)50-100mg/L/日,分2次靜滴。

(2)利尿;氫氯噻嗪1—2mg/kg/日,分3次口服。(3)降壓:利血平O.07mg/kg次肌注,或0.02mg/kg/日分3次口服。高血壓腦病時,宜配合其他藥物,如硝昔鈉5mg溶于5%葡萄糖液lOOml中,開始8-10滴份鐘靜滴,1—5分鐘后視血壓情況調(diào)整滴速,或以50%硫酸鎂0.1ml/kg肌注等。

中醫(yī)藥治療

急性期

風(fēng)水上犯:眼瞼浮腫,漸及全身,惡風(fēng),咳嗽,尿少,尿濁或血尿,舌質(zhì)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數(shù)。治法:宜肺利水。方藥:麻黃3克、生石膏(先煎)25克、車前子10克(包煎)、澤瀉10克、板藍根15克、黃芩10克、仙鶴草10克、白茅根15克。

小兒腎炎濕熱浸漬:肢體浮腫,口渴心煩,胸悶腹脹,皮膚瘡毒,頭痛身重,尿濁或尿如濃茶或洗肉湯樣,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方藥:杏仁10克、生意仁15克、白蔻仁6克、滑石(包煎)10克、通草3克、厚樸6克、半夏6克、黃柏6克、大小薊(各)10克。

水氣上凌心肺:肢體浮腫,咳嗽氣促,心悸胸悶,煩躁不能平臥,口唇青紫,指甲發(fā)紺,舌苔白或白膩,脈細數(shù)無力。治法:直肺利水,益氣溫陽。方藥:麻黃3克、桔梗6克、澤瀉10克、附子(先煎)10克、桂枝6克、細辛1克、太子參10克、北五加。皮IO克、萬年青10克、丹參10克、川椒6克。中成藥:黑錨丹。


邪陷心肝: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煩躁,嚴重者可突然出現(xiàn)抽搐,昏迷,舌紅苔黃,脈弦。治法;平肝熄風(fēng),利濕開竅。選方:羚羊角粉(沖服)1.5克;鉤藤、旋覆花(包煎)、代赭石、黃芩10克、龍膽草、澤瀉、車前子(包煎)、當(dāng)歸、生地各10克,木通3克,山梔6克。中成藥:蘇合香丸。

恢復(fù)期

脾氣虛弱:身倦乏力,面色萎黃,自汗,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脈11緩。治法:健脾益氣。方藥:人參10克、黃芪15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當(dāng)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腎陰虧虛:頭暈乏力,腰腿酸痛,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質(zhì)淡紅、苔少或剝脫,脈細數(shù)。治法:滋陰補腎。方藥:熟地、山萊萸、澤瀉、丹皮、茯苓、大薊、小薊、牛膝、女貞子、旱蓮草各10克,山藥12克,白茅根15克。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詳情請關(guān)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

 

 

原標(biāo)題:小兒腎炎的治療
相關(guān)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