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兒科疾病 > 正文

小兒不用開塞露就不排便怎么辦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8/6/8
導讀:當寶寶便秘時,開塞露是很多媽媽的常用藥物。但后來,很多寶寶就靠開塞露維持排便,想排便時必須用開塞露,不用開塞露就不拉大便,這就是開塞露的依賴性。怎么辦呢?開塞露具有依賴性首先,我們要檢討使用開塞露的方法是否正確。正確地使用開塞露是利用開塞露訓練寶寶定時排便…

當寶寶便秘時,開塞露是很多媽媽的常用藥物。但后來,很多寶寶就靠開塞露維持排便,想排便時必須用開塞露,不用開塞露就不拉大便,這就是開塞露的依賴性。怎么辦呢?



開塞露具有依賴性


首先,我們要檢討使用開塞露的方法是否正確。正確地使用開塞露是利用開塞露訓練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醫(yī)學上叫做建立一個“生物鐘”,即每天定時先讓寶寶自己試著排便,5分鐘后排不出再用開塞露誘導,來保證寶寶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逐漸形成習慣,以后再延長不用開塞露的排便時間,至10分鐘或15分鐘排不出時用開塞露,逐漸減少開塞露用量并過渡到不用開塞露也能排便。如果不知道寶寶大便是否排空,在排便結束后可以再用一次開塞露,驗證是否真正排空,如果使用開塞露后又排出部分糞便則說明寶寶未能排空腸道內的全部大便,次日排便時就要求寶寶多排幾分鐘,直至便后用開塞露后沒有大便排出,則可以不再用開塞露,長此堅持嚴格訓練半年左右,逐漸得到牢固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到一定時間,腸道就自然活動促使排便,這種訓練是主動的,絕大多數(shù)“生物鐘”習慣建立之后,基本上每天都能排便,而不需要再用開塞露。如果主動訓練方法正確,但是訓練6個月到一年以后仍然不用開塞露就不拉大便,可以換一種方法,比如洗腸器為寶寶洗腸,或者到醫(yī)院找醫(yī)生尋求幫助,輔以藥物治療。


理論上講,便秘是人生習慣問題,但確實臨床上有個別小兒雖在醫(yī)院做了不少檢查,查不出具體的病理變化,使用了各種訓練方法,便秘仍不能改善,腹脹、排便痛苦、營養(yǎng)不良,影響到患兒的生活,妨礙學習,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做一些小的手術,乙狀結腸冗長的寶寶可做“部分結腸切除術”;肛門括約肌緊縮的寶寶做改良“托馬斯(Thomas)”手術;頑固性便秘寶寶,可以選擇“馬龍(Malone)”手術,以解除腹脹。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