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按病機病因,可分為上消、中消、下消。根據(jù)病情的發(fā)展,消渴病在中后期會出現(xiàn)許多新的變化,發(fā)展到中后期,五臟功能都已失調,應該加強辨證治療。中后期的消渴病常見的有以下4種:
氣陰兩虛型消渴病
【癥狀及舌脈】
癥狀:口渴不欲飲、口舌干燥、氣短乏力、自汗疲倦、多食易饑、腹脹腹瀉、五心煩熱、盜汗潮熱、頭暈耳鳴、失眠心悸等。
舌脈:舌淡胖,脈弱或脈細弱。
【發(fā)生原因及療法】
消渴病中后期出現(xiàn)氣陰兩虛型消渴病的幾率約30%~50%。這一類型的消渴病沒有明顯的燥熱表現(xiàn),也沒有顯著的飲水多、排尿多、進食多等癥狀。氣陰兩虛的發(fā)生與心、腎、肝、肺、脾五臟都有關系,其中與腎陰虛和脾肺氣虛的關系最為密切。因此這種類型的消渴病的治療藥注重滋陰補腎、健脾補氣。
脾胃虛弱型消渴病
【癥狀及舌脈】
癥狀:口渴多飲、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四肢無力、氣短乏力等。
舌脈:舌淡胖大且邊有齒痕,脈細弱。
【發(fā)生原因及療法】
與氣陰兩虛型消渴病一樣,脾胃虛弱型消渴病也比較常見,它與飲食不節(jié)、長期服藥有很大關系。這類消渴病患的燥熱癥候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和氣虛。治療這類消渴病要注重健脾補氣之法。
濕熱中阻型消渴病
【癥狀及舌脈】
癥狀:口渴多飲、脘腹悶脹、惡心胸悶、四肢困重、皮膚瘙癢、大便干燥或稀薄、小便赤黃等。
舌脈: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發(fā)生原因及療法】
消渴病發(fā)展到中后期,脾臟受損,導致濕邪內蘊,久而化熱。再加上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就會導致濕熱內滯,并引發(fā)一系列癥狀。對于濕熱中阻型消渴病患,使用清熱燥濕類藥物最為有效。
淤血內滯型消渴病
【癥狀及舌脈】
癥狀:口干咽燥、飲水多、消谷善饑、尿頻、頭痛、胸痛、脅、助脹痛、面色暗紫、四肢疼痛麻木。
舌脈:舌紫暗,舌面有淤斑淤點,脈細澀。
【發(fā)生原因及療法】
這一類型消渴病發(fā)生和發(fā)展,與血淤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治療時要使用活血化淤法。根據(jù)具體的癥狀,可使用滋陰益氣活血法、滋陰補腎活血法、溫陽活血法、疏肝活血法等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