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腫瘤疾病 > 正文

清熱解毒常用中藥-蟾皮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5/11/12
導讀: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中華大蟾蜍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


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中華大蟾蜍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黑眶蟾蜍棲息于潮濕草叢,夜間或雨后常見。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夏秋季捕捉,除去骨臟,將體腔撐開曬干。

【別名】蛤蚆皮,癩蟆皮,干蟾皮。

【性味】辛,涼,小毒。

【歸經】心經、肺經、脾經、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應用】

1.腫瘤治療

本品廣泛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骨癌、甲狀腺癌、皮膚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也用于癌性疼痛的治療。

本品治療惡性腫瘤可單獨研粉應用,應注意掌握劑量,防止中毒;也可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常伍用的藥物有蜂房、僵蠶、穿山甲、山慈菇、重樓、石見穿、石上柏、夏枯草、天葵子等;對于表淺的腫瘤或淋巴結轉移灶,以及癌性疼痛,可用新鮮蟾皮,挑破表面腺體顆粒,將蟾皮表面貼敷癌腫處皮膚上,但應注意局部及全身中毒及過敏反應。

2.其他應用

1)局限性硬皮?。喝◇阁瓟?shù)只(以體大者為佳),將其皮剝下,貼于患處,用無菌紗布或塑料薄膜覆蓋,膠布固定,每日貼1次,連貼7日,貼后3~7日患處可見紫色血泡。本療法宜在夏季進行。

2)濕疹:配合煎液外洗,其效較捷。

另外蟾皮對蕁麻疹、牛皮癖等皮膚病均有一定療效。

3.成藥應用

華蟾素注射液為蟾皮經提取加工制成的滅菌水溶液,在治療多種癌癥方面具有一定療效,如肝癌、肺癌以及癌性疼痛等;同時在治療白血病、慢性乙型肝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用法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鮮用敷貼或干品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表熱及虛脹者忌用。

【文獻論述】

《本草綱目拾遺》:貼大毒,能拔毒、收毒。《本草求原》:貼瘡瘰,艾灸。

《浙江中藥手冊》:為小兒五疳驚風藥,又能利小便,消腹脹。

【現(xiàn)代抗腫瘤藥理研究】

1.直接作用

蟾皮的提取物能夠通過下調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表達,誘導人肝癌細胞HepG2等多種腫瘤細胞細胞阻滯,進而誘發(fā)凋亡。

2.間接作用

華蟾素為中華大蟾蜍皮的水溶性提取物,可顯著升高正常與免疫抑制及致敏小鼠血清IgG的含量,對體液細胞及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均有促進作用。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