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特色療法頻道 > > 撥罐 > 正文

閉經的抜罐療法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6/3/29
導讀:【名醫(yī)解讀】十七椎下為經外奇穴,有治血調經的作用。氣海為任脈穴,與十七椎下相配,盡調一身陰陽經氣。

閉經多由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或后天腎氣不足,精虧血少,或情志失調,精神過度緊張等引起。常見證型有腎虛精虧型、氣血虛弱型、氣滯血淤型、痰濕凝滯型等。拔罐可調理腎臟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有效緩解病情。


閉經抜罐療法

【正確選穴】

主穴:十七椎下、三陰交、氣海。

配穴:情志抑郁者,加太沖、足三里、脾俞;屬血淤經閉者,加血海、地機;伴有腹痛者,加次髎。

【適宜體位】

坐位、俯臥位。

【選擇器具】

火罐。

【操作方法】

用閃火法對十七椎下、三陰交、氣海進行拔罐(圖③),然后留罐10~15分鐘。腹痛者再吸拔次髎10~15分鐘即可(圖④)。

【名醫(yī)解讀】十七椎下為經外奇穴,有治血調經的作用。氣海為任脈穴,與十七椎下相配,盡調一身陰陽經氣。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猜你喜歡 閉經
愛看 不感興趣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