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案1】
鎮(zhèn)南王妃苦風疾。禿魯御史以文中聞,文中丐診候,按手合谷、曲池而潛針人焉,妃殊不知也。未幾,手足并舉。次日起坐如常。
(徐春甫《古今醫(yī)統(tǒng)》)
故事
有一年,鎮(zhèn)南王妃不慎感受了風邪,手腳的各個關節(jié)都疼得厲害。當時的禿魯御史聽說宣州城里有一位有名的大夫名叫徐文中,于是邀來徐文中給王妃診病。徐文中在給王妃診過舌脈之后,取了手上的合谷穴和肘部的曲池穴,并且使勁地按著這兩個穴位,趁鎮(zhèn)南王妃不注意時把事先藏起來的針悄悄地刺人這兩個穴位中,而王妃一點都不知道。刺完沒過一會兒,王妃的手腳就都能自如地動起來了,抬起放下都沒有阻礙,第二天就完全恢復到了從前正常時候的樣子。
【醫(yī)案2】
一少年患血痢,用澀藥取效,致痛風叫號,此惡血人經絡也。血受濕熱,久必凝濁,所下未盡,留滯隧道,所以作痛。久則必成枯細。與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生甘草煎人生姜研潛行散。入少酒,飲之數十貼。又刺委中出黑血,三合而安。
(江罐《名醫(yī)類案》)
故事
有一個少年患有痢疾,大便帶有黏液膿血,醫(yī)生給他服用收澀的藥物,痢疾是止住了,但是,不幸的是他又出現(xiàn)了痛風,劇烈的疼痛使得這個男子漢嚎嚎大叫,叫苦不迭,這是因為邪毒留滯體內,阻滯經絡,以致經絡不能暢行,人體氣血受到濕熱之邪的侵襲,日久經氣澀滯,加之用了收澀之藥,邪氣不能除盡,留滯在經絡通行的道路上,阻礙經絡的正常運行,所謂“不通則痛”,因而疼痛不已。日久就會使經絡缺乏營養(yǎng)的灌溉,而變消瘦。這個病其實應該“通因通用”,通過補血活血祛除體內的瘀血,所以給予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生甘草、生姜,并加入少量的酒,加入黃芩以祛其尚存的濕熱之邪,陳皮可以健脾祛濕,生甘草可以解毒,酒之溫可以活血通絡。病人服了幾十貼,同時刺委中穴,放出大量黑血。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人就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