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丁香蓼(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丁香蓼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 的干燥全草。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干燥。產于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貴州等地。

  • 中藥名稱丁香蓼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LUDWIGIAE PROSTRATAE

  • 別 名水楊柳、田蓼草、紅麻草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柳葉菜科

  • 分布區(qū)域產于湖南、四川、湖北、安徽

來源

本品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 的干燥全草。(《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分布產地

產于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貴州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全株光滑無毛,長0.2-1m,直徑0.2-0.8cm。主根明顯,多分支。莖基部平臥或斜升,節(jié)上多根;上部多分支,有棱角約5 條,暗紫色或棕綠色,易折斷,斷面灰白色,中空。單葉互生,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針形,全緣,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長4-7cm,寬1-2cm。花1-2朵,腋生,無梗?;ㄝ唷⒒ò昃?-5裂,萼宿存,花瓣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窄或短爪狀,早落。蒴果條狀四棱形,直立或彎曲,紫紅色,先端具宿萼。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氣微,味咸、微苦。(《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性味歸經

苦,涼。歸肺、肝、胃、膀胱經。(《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腸炎,痢疾,病毒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痔瘡及白帶。(《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用法用量

10-15g。(《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為一列類方形細胞組成,外被單細胞非腺毛,并有5個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層窄。外側2-3列細胞為厚角組織,內側3-4列細胞形大,壁薄;近內皮層有少數纖維散在,壁厚木化。內皮層明顯。韌皮部窄。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壁木化;射線寬1-2列細胞。髓周薄壁細胞類圓形,髓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細胞含少數草酸鈣方晶。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熱回流30 分鐘,放冷,濾過。濾液供下列試驗:
①取濾液少許,滴于濾紙上,噴以0.1%溴酚藍的乙醇溶液,在藍色背景上顯黃色斑點; 
②取濾液 1ml,滴加1%三氯化鐵溶液1 滴,顯藍黑色。(《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干燥。(《湖南省中藥材標準2009年版》)

藥理作用

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質后分離得到沒食子酸和訶子次酸三乙酯,體外抗菌試驗證實對宋內、舒氏、鮑氏、志賀等痢疾桿菌及金葡球菌、綠膿桿菌等有較好的抑菌作用。(《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植物志》:“治紅白痢疾?!? 
2.《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脹。治水腫,小便淋瀝?!?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破血生新。治吐血,黃疸,小兒水積及火疔?!? 
4.《湖南藥物志》:“治目翳,蛇蟲咬傷,外傷出血?!? 
5.《福建中草藥》:“治濕熱腹瀉。”  
6.《貴州草藥》:“清熱止咳。治火咳。”  

原標題:丁香蓼
詞條標簽:丁香蓼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藥理作用藥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