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地黃(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的新鮮或干燥塊根。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qū)⒌攸S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xí)稱“鮮地黃”,后者習(xí)稱“生地黃”。主要為栽培品。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生產(chǎn),以河南溫縣、博愛、武陟、孟縣等地產(chǎn)量大,質(zhì)佳。

  • 中藥名稱地黃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REHMANNIAE RADIX

  • 別 名山煙、酒壺花、山煙根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玄參科

  • 分布區(qū)域主要為栽培品。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

來源

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的新鮮或干燥塊根。(《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要為栽培品。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生產(chǎn),以河南溫縣、博愛、武陟、孟縣等地產(chǎn)量大,質(zhì)佳。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qū)⒌攸S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xí)稱“鮮地黃”,后者習(xí)稱“生地黃”。(《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鮮地黃:呈紡錘形或條狀,長8-24cm,直徑2-9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樣突起及不規(guī)則疤痕。肉質(zhì),易斷,斷面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dǎo)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黃:多呈不規(guī)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12cm,直徑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guī)則的橫曲紋。體重,質(zhì)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鮮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jīng)。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鮮地黃: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陰虛發(fā)熱,骨蒸蒡熱,內(nèi)熱消渴。(《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鮮地黃:12-30g。
生地黃:10-15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胃虛食少、脾虛有濕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鮮地黃埋在沙土中,防凍;生地黃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霉,防蛀。(《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列。栓內(nèi)層薄壁細胞排列疏松;散有較多分泌細胞,含橙黃色油滴;偶有石細胞。韌皮部較寬,分泌細胞較少。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射線寬廣;導(dǎo)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狀。
生地黃粉末深棕色。木栓細胞淡棕色。薄壁細胞類圓形,內(nèi)含類圓形核狀物。分泌細胞形狀與一般薄壁細胞相似,內(nèi)含橙黃色或橙紅色油滴狀物。具緣紋孔導(dǎo)管和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約至92μm。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梓醇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6: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茴香醛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毛蕊花糖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6:0.5: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用0.1%的2,2-苯基-1-苦肼基無水乙醇溶液浸板,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①治傷寒及溫病應(yīng)發(fā)汗而不汗之內(nèi)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nèi)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右四味組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②治暑溫脈虛夜寐不安,煩渴舌赤,時有讝語,目常開不閉,或喜閉不開:犀角三錢,生地五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麥冬三錢,丹參二錢,黃連一錢五分,銀花三錢,連翹二錢(連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與也。(《溫病條辨》清營湯)
③治陽乘于陰,以致吐血、衄血: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上研,丸雞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婦人良方》四生丸)
④治吐血經(jīng)日:生地黃汁一升,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末)。上藥相和,煎至半升,分為二服,溫溫食后服。(《圣惠方》)
⑤治肺損吐血不止:生地黃八兩(研取汁),鹿角膠一兩(炙燥,研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銅器中煎,次下地黃汁及膠末,打令勻,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濟總錄》地黃飲)
⑥補虛除熱,去癰癤痔疾:生地黃隨多少,三搗三壓,取汁令盡,銅器中湯上煮,勿蓋,令泄氣,得減半,出之,布絞去粗碎結(jié)濁滓穢,更煎之令如餳,酒服如彈丸許,日三。(《千金方》地黃煎)
⑦治勞瘦骨蒸,日晚寒熱,咳嗽唾血:生地黃汁二合。煮白粥,臨熟入地黃汁攪令勻,空心食之。(《食醫(yī)心鏡》)
⑧治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煩亂:生地黃汁半小盞,益母草汁半小盞。上藥,入酒一小盞相和,煎三、五沸,分為三服,頻頻服之。(《圣惠方》地黃酒)
⑨治消渴:生地黃三斤(細切),生姜半斤(細切),生麥門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處于石臼內(nèi)搗爛,生布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貯,每服一匙,用溫湯化下,不拘時。(《圣濟總錄》地黃煎)
⑩治墜馬傷折手足,痛甚:生地黃一斤,生姜四兩。搗細末,入糟一斤同炒勻,乘熱以布裹罨傷處,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堅志》)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悶潤,切厚片,干燥。(《中國藥典2020》)

道地性

北藥、 懷藥、 秦藥

相關(guān)論述

1.《湯液本草》:生地黃,錢仲陽瀉小腸火與木通同用,以導(dǎo)赤也,請經(jīng)之血熱,與他藥相隨,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
2.《本草匯言》:生地,為補腎要藥,益陰上品,故涼血補血有功,血得補,則筋受榮,腎得之而骨強力壯。又治胎產(chǎn)勞傷,皆血之愆,血得其養(yǎng),則胎產(chǎn)獲安。又腎開竅于二陰,而血主濡之,二便所以潤也。
3.《本草新編》:生地,涼頭面之火,清肺肝之熱,熱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為主,而加入荊芥,以歸其經(jīng),加入三七根末,以止其絡(luò)。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頻用,可暫用而不可久用也。當血之來也,其勢甚急,不得已重用生地,以涼血而止血,若血一止,即宜改用溫補之劑,不當仍以生地再進也。如日日煎服,久則脾胃大涼,必至泄瀉,元氣困乏,而血又重來。
4.《本經(jīng)逢原》:生地黃,《別錄》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chǎn)后血上薄心,胎動下血,鼻衄吐血,皆搗汁飲之,以其能散血消瘀解煩也。其治跌撲損傷,面目青腫,以生地黃搗爛罨之即消,此即《本經(jīng)》治傷中血痹,折跌筋傷等證之義。蓋肝藏血而主筋,肝無留滯,則營血傷中自愈,筋無邪著,則三氣通而血痹自除。作湯除寒熱積聚者,血和則結(jié)散,而諸證平矣,其曰填骨髓,長肌肉者,邪無著而形神自復(fù)也。按生地黃與干地黃,功用不同,豈可混論。徐之才《別錄》云,生地黃乃新掘之鮮者,為散血之專藥,觀《本經(jīng)》主治,皆指鮮者而言,祗緣諸家本草從未明言,且產(chǎn)處遼遠,藥肆僅有干者,鮮者絕不可得,是不能無混用之失。曷知干地黃既經(jīng)炙焙,力能止血,安有傷中血痹,折跌筋傷等治乎。至于傷中日久,積聚內(nèi)形,寒熱外顯,并宜鮮者作湯,統(tǒng)領(lǐng)他藥,共襄破宿生新之功。設(shè)混用干者,則瘀傷愈結(jié),安望其有髓充肉長之績乎。予嘗綜覽諸方,凡藥之未經(jīng)火者,性皆行散,已經(jīng)炙焙,性皆守中,不獨地黃為然也。
5.《得配本草》:世人動云生地妨胃,其能開胃,人實不曉,惟胃中陽氣不足者,服之則胃氣不遠而飲食減,若胃陰虛,而胃土干燥,致胃氣不遠者,生地滋其陰,以清其火,而胃氣從此運行,飲食自然漸進。至?xí)r行熱癥,生地尤為切要,陰汁上充,則汗涌于肌表而經(jīng)邪解;陰血下潤,則穢泄于二便而腑邪出,故火邪溢于陽明經(jīng),沖生地汁于白虎湯中,戰(zhàn)汗而頓解;邪熱入于陽明腑,沖生地汁于陷胸湯中,便通而自退;更有火生痰,痰生火,交結(jié)于中,和生地汁于竹油、姜汁中則譫語直視等癥即除。如無生地,可用干地黃,滾水浸透,絞汁沖服,防其泥滯,加枳殼或川貝疏之。且氣道通,邪氣外達,而病自霍然。近人多以生地為補劑,又疑妨胃,畏不敢用,即用之,亦一、二錢而止,五、六錢而止。入諸藥同煎,半成熟地,使邪滯于內(nèi)而莫出,泥于膈而胃閉,遂視此為害人之品,禁不入方,致令胃陰枯涸,多有不可救藥者,亦由用之不善也。
6.《本草正義》:《別錄》生地黃一條,云大寒,則以新采得者而言,故結(jié)以'皆搗飲之'四字,謂搗飲其自然汁也。較之干者已經(jīng)日曝,自有不同。其治鼻衄吐血者,指氣火升騰,挾血上逆,妄行洶涌而言,如大吐大腦之屬于氣火有余者,是宜以大寒直折其逆上之勢,而下血溺血之實癥火癥,亦同此例。若云血已多,火焰已減,即非所宜;而所失太多,氣營兩憊者,更無您用大寒之理。又謂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則血崩一癥,多屬沖任無權(quán),下元失其固攝之力,虛癥極多,實火絕少,必?zé)o純事寒涼,可以止崩之法。蓋請失血之宜于甘寒清火者,惟陰虛火動,邪焰鴟張,而正氣未衰,脈洪神旺之時,可以寒涼灌溉,先去其憑依之勢;一至所失不少,縱有余火未熄,總之形神已餒,脈象已虛,即非一味清涼,所可奏績。若更形消色奪,氣怯神疲,則虛憊之余,固攝扶元,猶懼不逮,又安可寒涼無忌,更其正。況乎大寒止血,更必有血凝積瘀之害。雖曰地黃散瘀,是其特長,或尚不至積寒生痰;然大寒之性,必非通治諸股失血,無往不宜,《別錄》所言,似嫌呆板,必不可泥。乃更以主治產(chǎn)后血上薄心悶絕,則氣逆上沖,法宜降逆逐瘀,亦非甘寒所宜;縱曰此物果能破瘋,而'大寒'二字,終非新產(chǎn)通用之品,亦當存疑,未敢輕信。又主胎動下血,則癥與崩中近是,亦難泛用,又接以胎不落三字,則指胎元已壞,欲墮未墮者言。以為破血下胎之用,蓋古入固以鮮地為逐瘀破導(dǎo)品也。又主墮墜折,瘀血留血,是亦古人用以破瘀之常;北齊徐氏之才,亦有鮮生地散血之說。頤謂傷瘀發(fā)腫發(fā)熱,用以外治,清熱定痛,散瘀之功,固不可沒;若內(nèi)傷有瘀,則恐非大寒之性,所能破導(dǎo)者也。
7.《別錄》: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chǎn)后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碗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搗飲之。
8.《藥性論》:解諸熱,破血,通利月水閉絕,亦利水道,搗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9.《食療本草》:主齒痛,吐血,折傷。
10.《四聲本草》:黑須發(fā)。
11.《醫(yī)學(xué)啟源》:涼血,(潤)皮膚燥,去諸濕。酒浸上行。
12.《藥類法象》: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
13.《本草從新》:瀉小腸火,清燥金,平諸血逆,消瘀通經(jīng)。治吐衄崩中,熱毒痢疾,腸胃如焚,傷寒瘟疫痘證,諸大熱、大渴引飲,折跌絕筋,利大小便。

傳說淵源

       在唐朝時,有一年黃河中下游瘟疫流行,無數(shù)百姓失去生命,縣太爺來到神農(nóng)山藥王廟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送藥人將此藥稱為地皇,意思是皇天賜藥,并告訴他神農(nóng)山北草洼有許多這種藥,縣太爺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過后,百姓把它引種到自家農(nóng)田里,因為它的顏色發(fā)黃,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黃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傳說有關(guān),此后一說到地黃,人們都會認為懷慶府所產(chǎn)的最為地道。明朝名醫(yī)劉文泰在《本草品匯精要》中說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藥物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

原標題:地黃
詞條標簽:地黃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