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姜石(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姜石為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的鈣質(zhì)結(jié)核,主要由方解石與粘土礦物組成。全年可采,從深層黃土中挖出,去盡表面泥土,洗凈,曬干。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 中藥名稱姜石

  • 中藥學名(拉丁名)CALCARIBUS LOESS NODUS

  • 別 名沙姜石、礓礫、裂姜石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礦物藥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來源

本品為碎屑巖類鈣質(zhì)結(jié)核及黃土小僧(黃土中結(jié)核),主要由方解石、石英、粘土礦物組成嗎,主含碳酸鈣(CaCO3)。(《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本品為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的鈣質(zhì)結(jié)核,主要由方解石與粘土礦物組成。(《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入藥部位

礦物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從深層黃土中挖出或從雨水沖刷的地面撿拾,除去表面泥土,曬干。(《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全年可采,從深層黃土中挖出,去盡表面泥土,洗凈,曬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有的形似生姜狀。表面淺土黃色或淺灰色,凹凸不平,具裂隙或孔洞。體重,質(zhì)堅硬,易砸碎,斷面較粗糙,呈顆粒狀,有的具裂隙。有土腥氣,味淡。(《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圓柱形或略分枝而形似姜形,長4-15cm,直徑1.5-10cm。外表灰黃色、土黃色,表面不平坦,凹凸不平,具顆粒狀突起,手觸摸易掉粉。體重,質(zhì)堅硬,難斷,折斷面略呈顆粒狀,色較深,具有結(jié)核狀圓形跡痕或灰白色結(jié)晶,有小空隙。氣弱,味淡,嚼之沙粒感。(《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性味歸經(jīng)

咸,寒。歸肺、脾、胃經(jīng)。(《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咸,寒。歸心、胃經(jīng)。(《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行水消腫,軟堅止痛。(《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消腫止癢。(《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主治

用于疔瘡癰腫,乳癰腫痛,關(guān)節(jié)腫痛,頑癬,腳氣,黃水瘡;食道癌。(《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用于乳癰腫痛,瘰疬,疔瘡腫癰,足癬,濕疹。(《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用法用量

30-60g。外用適量。(《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30-60g;水煎,取清汁服用。(《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處。(《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置干燥處。(《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鑒別

(1)本品粉末土黃色。不規(guī)則結(jié)晶無色至淡橘黃色,形體較小者呈砂粒狀,較大者呈黃白相間的塊狀。
(2)取本品粉末適量,加稀鹽酸,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濾過,濾液顯鈣鹽的鑒別反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301〉。(《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中藥炮制

姜石粉:取姜石,照水飛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213)水飛,曬干?;蛞詽饷足锝呷眨瑫窀蓳v碎,水飛,晾干。
煅姜石:取姜石,照煅淬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213)煅至紅透,醋淬,曬干,粉碎。(《陜西省藥材標準2015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本草衍義》:“所在皆有,須不見日色旋取,微白者佳?!?/span>

原標題:姜石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