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熊膽草(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金龍膽草為菊科植物苦蒿Conyza blinii Lev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產(chǎn)于云南、四川及貴州。

植物名熊膽草

拼音XiongDanCao

學(xué)名Conyza blinii Levl.

別名苦蒿尖、苦龍膽、苦蒿、矮腳苦蒿、魚膽草、細(xì)苦蒿、虎膽草、苦草、龍膽蒿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紫菀族

白酒草屬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主根圓柱狀,不分枝或稀分枝,有多數(shù)纖維狀根。莖直立,高40-90(100) 厘米,基部徑4-5毫米,有條紋,分枝或不分枝,全株被白色開展的長毛和密腺毛。葉密集,下部葉有柄,花期??菸?;紙質(zhì),中部葉及上部葉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7.5(10)厘米,寬2.5-3(4)厘米,無柄,基部狹,全部葉羽狀深裂,稀淺裂,裂片通常4-6對,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極偏斜,頂端稍尖,全緣或有疏齒,頂端的裂片大,倒卵狀披針形,具疏齒,葉脈在背面明顯,兩面被長毛和密腺毛。頭狀花序徑7-10毫米,在莖和枝端排成狹而短的圓錐狀花序;花序梗短,密被開展的長毛及腺毛;總苞半球狀鐘形,長約6毫米,寬約10毫米;總苞片3-4層,綠色,線形,頂端漸尖,有白色膜質(zhì)的邊緣,背面被密長毛和腺毛,外層較短,長約3.5毫米,內(nèi)層長6-7毫米,長于花盤,頂端常變紅紫色,向外稍反折;花黃色,全部結(jié)實,外圍的雌花極多數(shù),花冠絲狀,長2-2.5毫米,上部被疏微毛,長約為花柱的二分之一;中央約有40個兩性花,花冠管狀,長4-4.5毫米,檐部窄鐘狀,有5披針形裂片,管部上端被短微毛;花托半球形,中央明顯凸起,兩性花的窩孔較雌花的大,具齒緣。瘦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扁壓,邊緣脈狀,兩面被微毛;冠毛1層,污白色,糙毛狀,稍長于花冠,基部連合成環(huán)。(《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云南(昆明、東川、彌渡、漾濞、思茅、蒙自)、四川(漢源、石棉、瀘定、西昌)及貴州。常生長于海拔1800-2600米的山坡草地,荒地路旁或曠野。(《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草供藥用,有消炎止血,截瘧之功效。(《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熊膽草
詞條標(biāo)簽:熊膽草,金龍膽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