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飛蛾藤(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打米花為旋花科植物飛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的全草或根。8-10月采收,曬干。產(chǎn)于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植物名飛蛾藤

拼音Fei’eTeng

學名Porana racemosa Roxb.

別名馬郎花、打米花、白花藤、小元寶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旋花科

亞科旋花亞科

旋花族

飛蛾藤屬

亞屬棒柱亞屬

植物形態(tài)

攀援灌木,莖纏繞,草質(zhì),圓柱形,高達10米,幼時或多或少被黃色硬毛,后來具小瘤,或無毛。葉卵形,長6-11厘米,寬5-10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具鈍或銳尖的尖頭,基部深心形;兩面極疏被緊貼疏柔毛,背面稍密,稀被短柔毛至絨毛;掌狀脈基出,7-9條;葉柄短于或與葉片等長,被疏柔毛至無毛。圓錐花序腋生,或多或少寬闊地分枝,少花或多花,苞片葉狀,無柄或具短柄,抱莖,無毛或被疏柔毛,小苞片鉆形;花柄較萼片長,長3-6毫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萼片相等,線狀披針形,長1.5-2.5毫米,通常被柔毛,果時全部增大,長圓狀匙形,鈍或先端具短尖頭,基部漸狹,長達12-15(-18)毫米,或較短,寬3-4毫米,具3條堅硬的縱向脈,被疏柔毛,尤其基部;花冠漏斗形,長約1厘米,白色,管部帶黃色,無毛,5裂至中部,裂片開展,長圓形;雄蕊內(nèi)藏;花絲短于花藥,著生于管內(nèi)不同水平面;子房無毛,花柱1,全緣,長于子房,柱頭棒狀,2裂。蒴果卵形,長7-8毫米,具小短尖頭,無毛;種子1,卵形,長約6毫米,暗褐色或黑色,平滑。(《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我國長江以南各省至陜西、甘肅均有分布,多生于灌叢。生于石灰?guī)r山地,海拔(850-)1500-2000(-3200)米。分布印度尼西亞,印度西北山區(qū),錫金,尼泊爾,越南,泰國。(《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草可作藥用,有暖胃,補血,去瘀之效。治無名腫毒,勞傷疼痛,高燒。(《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飛蛾藤
詞條標簽:飛蛾藤,打米花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