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955、956頁。
【處方】廣東紫珠3306.6g、烏藥421.2g、益母草369.6g。
【制法】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38(80℃)的稠膏,加蔗糖768g與糊精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氣微,味甜、微澀、微苦。
【鑒別】
1.取本品10g,研細,加乙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5g,柱內(nèi)徑為2cm)上,用乙醇20ml洗脫,收集濾液與洗脫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丙酮—無水乙醇—鹽酸(1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先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再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碘化鉀碘試液(1:1)混合溶液,冷風(fēng)吹干,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30g,研細,加甲醇5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水20ml,加熱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藥對照藥材2g,加水煎煮30分鐘,離心,取上清液濃縮至約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對照藥材溶液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甲酸(20: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立即在紫外光(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功效】清熱,祛濕,化瘀,止帶。
【主治】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癥見赤白帶下、量多臭味;宮頸糜爛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注意】孕婦忌服。
【規(guī)格】每袋裝10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