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guó)藥典》2015年版1114、1115頁(yè)。
【處方】酒黃連404g、酒白芍404g、吳茱萸(鹽炙)202g、檳榔202g、陳皮202g、茯苓303g、蒼術(shù)(炒)404g、木香202g、姜厚樸303g、枳殼(炒)303g、澤瀉202g、甘草202g。
【制法】以上十二味,取酒黃連160g、茯苓90g粉碎成細(xì)粉;木香、蒼術(shù)、枳殼、姜厚樸、陳皮提取揮發(fā)油,殘?jiān)c剩余各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shí),第二次1.5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為1.1(6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適量,加入上述酒黃連、茯苓細(xì)粉,混勻,干燥,粉碎,制粒,噴加揮發(fā)油,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和粉末;氣微香,味苦。
【功效】清熱燥濕,行氣止痛。
【主治】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腹痛泄瀉、大便不爽、下痢膿血、肛門灼熱、里急后重、心煩口渴、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濡數(shù);急性腸炎、結(jié)腸炎、痢疾見(jiàn)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每粒裝0.35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