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顏美體頻道 > 護膚美容 > 正文

治痤祛渣——大黃蟄蟲丸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4/7/30
導讀:【方劑組成】大黃300g,黃芩60g,甘草90g,桃仁60g,杏仁60g,芍藥120g,干地黃300g,干漆30g,虻蟲60g,水蛭60g,蠐螬、土鱉蟲30g。 【美容功能】祛瘀生新、清熱散結。 【制備與用法】上12味,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飲酒服5丸,重3g,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

 

【方劑組成】大黃300g,黃芩60g,甘草90g,桃仁60g,杏仁60g,芍藥120g,干地黃300g,干漆30g,虻蟲60g,水蛭60g,蠐螬、土鱉蟲30g。

【美容功能】祛瘀生新、清熱散結。

【制備與用法】上12味,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飲酒服5丸,重3g,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本方可制成散劑,以涼茶水調成糊狀外敷,內服外治同用效果更佳。

【按語】大黃廑蟲丸自古為活血破瘀、祛痰生新的首選方。適用于因瘀血內存,瘀久化熱,陰血損傷,肌膚內臟失于濡潤者。聚合型痤瘡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療效差,其病在血分,瘀血阻絡。此時不宜大清猛攻,宜用丸散,以圖緩消緩散為安。本方祛痰通絡,破瘀生新,調節(jié)機體內環(huán)境,改善肌膚代謝。方中大黃逐瘀攻下,調理腸胃;土鱉蟲(蟄蟲)、桃仁、干漆、蠐螬、虻蟲、水蛭共奏通絡破瘀之功;黃芩配大黃可清瘀熱;杏仁配桃仁可潤肌膚燥結;病程日久,故以生地、芍藥養(yǎng)血補陰以扶正;甘草護中,調和諸藥,以緩和破血藥過于峻猛傷正;酒服以行藥勢上達面部。諸藥合用可祛瘀血,清瘀熱,養(yǎng)陰血,潤燥邪。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