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常見疾病 > 正文

痤瘡中醫(yī)治療典故

來源:嶺南中藥網發(fā)布時間:2018/6/7
導讀:痤癤泛指痤瘡、癤腫。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是毛囊或皮脂腺導管堵塞造成的毛囊炎癥。而癤子也是發(fā)作于毛囊部位,只不過是由病菌感染導致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即現(xiàn)代所說毛囊炎。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醫(yī)案】一省掾背項常有痤癤,愈而復生。戴人曰:太陽血有余也。先…

痤癤泛指痤瘡、癤腫。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是毛囊或皮脂腺導管堵塞造成的毛囊炎癥。而癤子也是發(fā)作于毛囊部位,只不過是由病菌感染導致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即現(xiàn)代所說毛囊炎。



【醫(yī)案】


一省掾背項常有痤癤,愈而復生。戴人曰:太陽血有余也。先令涌泄之,次于委中以鈹針出紫血,病更不復作也。(張子和《儒門事親》)


故事


一位官員頸背部常反復患有痤癤,此起彼伏。張子和看后說:“這是足太陽膀胱經血熱亢盛,適宜放血?!彼煊诠賳T的委中穴用鈹針刺出紫血后,病就不再復發(fā)。


啟示:委中放血可清熱


足太陽膀胱經是十二經中唯一走行于背部的經脈。該經的委中穴是膀胱經之合穴,為經氣最旺盛之處,瀉之可瀉膀胱經的實邪。本案痤癤發(fā)于背部,恰是膀胱經走行區(qū),膀胱熱毒得瀉,血分得清,才能“瘡不復作”。


足太陽經為多血少氣之經,委中穴又被稱作“血郄”,放血可瀉血分之熱。很多皮外科疾病如濕疹、帶狀皰疹、蕁麻疹及癰腫瘡毒等,都是因為血分有熱所致,均可采用委中放血清熱涼血,祛風消腫來治療。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