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兒科疾病 > 正文

用針灸治療小兒麻痹癥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7/10/19
導讀:小兒麻痹癥是寶寶小時候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是發(fā)熱,全身不適,嚴重時會發(fā)生肢體疼痛甚至癱瘓。這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引起的,也有部分病毒侵入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治療呢?病因病機本病多由風、濕、熱等時行疫毒侵入人體,病久損及肝腎所致。1.風…
小兒麻痹癥是寶寶小時候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是發(fā)熱,全身不適,嚴重時會發(fā)生肢體疼痛甚至癱瘓。這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引起的,也有部分病毒侵入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何治療呢?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風、濕、熱等時行疫毒侵入人體,病久損及肝腎所致。

1.風熱襲肺:風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肺熱葉焦,肺不市津,筋脈失養(yǎng),而成疫證。

2.濕熱浸淫:濕熱蘊結陽明,宗筋弛縱,不能束筋骨利關節(jié),而成疫證。

3.肝腎虧損:素體虛弱或久病不愈,精血虧損,筋脈失養(yǎng),而成病證。

辯證治療

1.肝腎虧損

癥狀和體征:病久肢體病軟不用,肌肉萎縮,形瘦骨立,腰膝酸軟,皮膚欠溫,關節(jié)縱緩不收,骨骼畸形,舌淡,脈沉細。

證候分析:病久不愈,耗傷精血,損及肝腎。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兩傷,筋骨失養(yǎng),筋滾則弛縱不收,骨枯則畸形變異。肌肉久失氣血的德養(yǎng),則萎縮無力、皮膚欠溫。舌淡、脈沉細,皆為精虧血少之象。

治法:滋補肝腎,益氣通絡。以背俞穴、足少陽膽經(jīng)和手陽明大腸經(jīng)穴為主。

處方:腎俞 肝俞 腰陽關 陽陵泉懸鐘 太溪 曲地 足三里

隨證配穴:舉肩困難者,加肩(骨愚)、肩(骨廖)、巨骨。抬腿困難者,加腰2~5夾脊、群關、環(huán)跳。膝關節(jié)伸展無力者,加內(nèi)外膝眼、陰市、梁丘。足外翻者,加商丘、太溪、三陰交。足內(nèi)翻者,加昆侖、丘墟。脫下垂者,加外關、陽地、陽溪、陽谷。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

方義:肝俞、腎俞、太溪相配,補益肝腎。腰陽關為督脈穴,可壯腰益髓通絡。陽陵泉為筋之會,絕骨為髓之會,兩穴合用可補益筋髓。曲池、足三里為陽明經(jīng)穴,可調(diào)氣活血以潤宗筋。

2.濕熱蘊結陽明

癥狀和體征:疾病中期,再度發(fā)熱,肢體疼痛沉重,轉側不利,拒絕撫抱,煩躁不安,汗多,嘔吐腹瀉,舌紅,苔膩,脈德細。

證候分析: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主德潤全身之宗筋。濕熱蘊結于胃,胃失和降,則嘔吐腹瀉。濕熱阻滯陽明筋脈,宗筋弛縱,則轉側不利。濕熱侵犯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利,則肢體疼痛沉重。濕熱熏蒸于里,則汗多。濕熱蘊結,纏綿不去,正邪相爭,故見再度發(fā)熱。熱擾神明,則煩躁不安。舌紅、苔膩、脈儒細,均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以手足陽明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穴為主。

處方:曲池 足三里 陰陵泉 三明交

隨證配穴:上肢轉側不利者,加肩隔、合谷、外關。下肢轉側不利者,加環(huán)跳、陽陵泉。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內(nèi)經(jīng) 》曰:“治痿獨取陽明”,故以手足陽明經(jīng)的曲池、足三里兩穴,清熱化濕,疏通經(jīng)脈,儒養(yǎng)宗筋。陰陵泉、三明交屬足太陰經(jīng)穴,善于健脾利濕。

3.風熱挾濕襲肺

癥狀和體征:發(fā)熱汗出,頭痛,咳嗽咽紅,全身不適,納呆食少,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舌紅,苔薄黃,脈濡數(shù)。

證候分析:疾病初起,風熱扶濕襲肺,肺失宣降,故見發(fā)熱咳嗽、頭痛汗出、全身不適。咽紅等。熱挾濕邪傷及脾胃,脾胃升降失調(diào),故見惡心嘔吐、納呆食少、腹痛腹瀉。舌紅、苔薄黃、脈數(shù),為熱邪襲肺之象。脈濡為扶濕之征。

治法:宣肺散邪。以手太陰肺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穴為主。

處方:合谷 列缺 曲池 風池

隨證配穴:高熱者,加大椎。肢體疼痛者,加外關、足三里。腹瀉不止者,加中院、足三里。嘔吐甚者,加內(nèi)關。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合谷、列缺可宣肺解表。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能散風通絡。曲地清瀉濕熱毒氣。

其他療法

1.穴位注射:取穴同體針,常用10%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B1、維生素B12、復方當歸液或加蘭他敏注射液等。10%葡萄糖應注射肌肉豐滿處穴位,每穴可注射10ml,其他藥物用量依病情增減,每次選2~4穴,每穴注射0.5~1ml,每日或限目1次。

2.耳針:肺、神門、皮質下、頸椎、胸椎、腰能推。中等刺激。每次3~4穴,每日1次,留針30min。

3.皮膚針:取脊柱兩側及腰部,大椎、闊道、命門、腰陽關、足三里。用皮膚針輕度扣刺。

小兒麻痹癥是對寶寶危害很大的一種疾病,家長一定要多學習這些相關知識,用針灸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來對寶寶進行治療,這樣才會保證寶寶的健康。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