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養(yǎng)生藥酒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于一體的藥酒,不僅配制方便、藥性穩(wěn)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fā)揮其效力,提高療效。
  • 枸橘酒

    【配方】枸橘60克、白酒600毫升 【制用法】將枸橘細切,以白紗布袋包盛,扎緊袋口,置小口酒壇內(nèi),注入白酒,密封壇口,浸泡30日,去渣過濾,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浮萍酒

    【配方】鮮浮萍60克 【制用法】將鮮浮萍洗凈細搗爛,以半斤醇酒浸泡于凈器之中,經(jīng)5日后開封,去渣備用。取適量涂擦患處。 【功效】祛風止癢。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地龍酒

    【配方】地龍5條、烏芋20克 【制用法】將地龍洗凈,與烏芋同絞拌取汁,以適量酒同煎數(shù)沸,候溫,去渣備用。頓服。 【功效】清熱解毒,鎮(zhèn)疼通絡。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蜜酒(二方)

    【配方】沙蜜120克 【制用法】用沙蜜,同糯米飯120克、干曲150克、熟水3斤,同入瓶內(nèi),封7日酒成,去渣備用。尋常以蜜入酒代之亦良。每日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枳殼丹參酒

    【配方】枳殼18克、秦艽15克、獨活15克、肉蓯蓉15克、丹參18克、陸英18克、松葉50克 【制用法】將枳殼麩炒微黃。上藥共搗細碎,布包,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蜜酒(一方)

    【配方】白蜜100毫升、白酒150毫升 【制用法】將白蜜和白酒裝入玻璃瓶中,攪混均勻,加蓋密封,備用。 【功效】益脾和營,祛風止癢。 【主治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松葉酒

    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臨床以紅色或白色風團為主要皮損特征。屬中醫(yī)癮疹范疇。下列酒方,可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菖蒲蛇蛻酒

    【配方】菖蒲250克、天門冬250克、附子250克(原方天雄)、麻子仁250克、茵芋15克、牛漆45克、苦參250克、生干地黃45克、遠志4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水菖蒲酒

    【配方】水菖蒲3斤 【制用法】將水菖蒲以7斤水煎,煮取1斤,去渣后加入米、曲適量如常法釀酒,酒熟壓去糟渣,收貯備用。不拘時飲,隨量溫飲之。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苦參猥皮酒

    疥癬 疥瘡,是一種由疥蟲引起的慢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颊叨鄶?shù)在手腕、指縫、下腹等處發(fā)生水皰及隧道,夜晚劇癢。本病是由于風濕熱蟲,郁于皮膚而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麻黃宣肺酒

    酒糟鼻 酒糟鼻是一種發(fā)生于鼻部的皮膚病,以鼻部發(fā)紅,上起粟疹膿皰,狀若酒糟為特點,又稱赤鼻等。多因肺胃積熱,血瘀凝結(jié)所致。下列酒方可應用。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冬蟲夏草酒

    【配方】冬蟲夏草60克、白酒250克 【制用法】將藥泡入酒內(nèi),7日后備用。用牙刷蘸酒外擦1~3分鐘,早晚各1次。 【功效】補氣血,烏須黑發(fā)。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生發(fā)藥酒

    【配方】芝麻花60克、雞冠花60克、樟腦1.5克、白酒1斤 【制用法】將芝麻花、雞冠花撕碎,然后浸泡入酒內(nèi),密封,15天后過濾,再將樟腦入藥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斑蝥酒

    斑禿本病是一種常見的局部局限性脫發(fā)而無其他異常的疾病,病因不明??赡芘c精神因素或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有關。屬中醫(yī)學油風、鬼剃頭范疇。起病突然,毛發(fā)干枯 ...[詳情]

    2015/2/13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金蟬脫殼酒

    【配方】醇酒5斤、大蛤蟆1個、土茯苓150克 【制用法】將大蛤蟆去內(nèi)臟。上藥同貯于瓶中,瓶口封嚴,重湯煮40分鐘左右,香氣出時取出,去渣備用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解毒消瘡酒

    楊梅瘡 楊梅瘡是霉瘡中期皮疹的統(tǒng)稱。霉瘡多由不潔性交傳染,始發(fā)為楊梅疳瘡,中期出現(xiàn)楊梅瘡,晚期為楊梅結(jié)毒,并可傳入臟腑,出現(xiàn)復雜證候。相當于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枳實酒

    【配方】枳實(拌面炒黃)適量、白酒適量 【制用法】將上兩藥研成細末,備用。 【功效】理氣,散寒,止癢。 【主治】遍身白疹,瘙癢不止。 【來源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枳殼浸酒

    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是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fā)性皮損的皮膚病。下列酒方,可供選用。 枳殼浸酒 【配方】枳殼90克、秦艽120克、獨活120克、肉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桃花白芷酒

    黃褐斑 黃褐斑也稱肝斑,為面部的黃褐色色素沉著。多對稱蝶形分布于頰部。多見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發(fā)病與妊娠、長期口服避孕藥、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吳茱萸酒

    產(chǎn)后惡露不絕 產(chǎn)后二十天內(nèi),惡露應盡,如果逾期不斷,一般認為惡露不絕。也有惡露已盡,因氣虛不能攝血而淋瀝不止者。下列酒方,可供選用。 吳茱萸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地黃元胡酒

    產(chǎn)后惡露不絕 產(chǎn)后二十天內(nèi),惡露應盡,如果逾期不斷,一般認為惡露不絕。也有惡露已盡,因氣虛不能攝血而淋瀝不止者。下列酒方,可供選用。 地黃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獨活酒

    【配方】獨活500克、桂心150克、秦艽250克、白酒5斤 【制用法】上藥切碎,布袋盛貯,備用,將藥袋裝入凈壇中,加入白酒,密封7日后即可飲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歸芪酒(二)

    【配方】當歸、黃芪各30克、僵蠶、葛根、防風各50克、黃酒1斤 【制用法】前五味搗碎,入黃酒煎至減半,去渣,備用。 【功效】益氣血,祛風止痙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防風酒

    防風酒 【配方】防風、獨活各500克、栝樓、桂心各60克、茵芋30克、石斛150克 【制用法】上六味切碎,以酒二斗漬三宿。初服一合,稍加至三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 鴉糞酒

    產(chǎn)后中風 產(chǎn)后中風是指產(chǎn)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病證。因產(chǎn)后氣血驟虛,腠理不密,外邪乘虛侵入所致。輕者表現(xiàn)為惡風怕冷,頭身微痛,困乏汗出,時有發(fā)熱 ...[詳情]

    2015/2/12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
<40414243444546>共79頁1964條 轉(zhuǎn)到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