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471、1472頁。
【處方】黃芪1000g。
【制法】取黃芪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21-1.24(6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為70%,攪勻,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1-1.33(60℃)的清膏。加蔗糖粉及糊精適量,制成顆粒,低溫干燥,制成1000g【規(guī)格】(1)或667g【規(guī)格】(2);或加輔料適量,制成顆粒,低溫干燥,制成267g(無蔗糖),即得。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至棕黃色的顆粒;味甜或味微甜、苦(無蔗糖)。
【鑒別】取本品半袋,研細,加水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試液洗滌2次,每次3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對照藥材1g,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黃芪甲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顯檢視,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功效】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
【主治】用于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癰疽難潰,瘡口久不愈合。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規(guī)格】(1)每袋裝15g;(2)每袋裝10g;(3)每袋裝4g(無蔗糖)。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