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691、1692頁。
【處方】蒼耳子672g、辛夷126g、金銀花42g、茜草42g、野菊花42g。
【制法】以上五味,辛夷、金銀花、野菊花提取揮發(fā)油,備用;藥渣與蒼耳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0%,攪拌,靜置,濾過,沉淀用60%乙醇洗滌,洗液并入濾液中,濾液備用;茜草用70%乙醇作溶劑,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175-200ml,漉液與上述濾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狀,加入淀粉適量,混勻,于70℃干燥,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加入上述辛夷等揮發(fā)油、煉蜜與水適量,泛制成1000丸,低溫干燥,打光,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濃縮水蜜丸;氣微香,味辛、微苦、澀。
【藥性分析】方中以蒼耳子、辛夷祛風(fēng)散寒,通竅止痛,同為君藥。輔以金銀花、野菊花清熱解毒,茜草涼血止血。諸藥合用,共奏祛風(fēng)宣肺,清熱解毒,通竅止痛之功。
【功效】祛風(fēng)宣肺,清熱解毒,通竅止痛。
【主治】用于鼻塞鼻淵,通氣不暢,流涕黃濁,嗅覺不靈,頭痛,眉棱骨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
【規(guī)格】每10丸重2g。
【貯藏】密封。